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亚低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lpha)含量,观察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MH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将起病后24小时内连续入院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MHT治疗72小时+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天检测血清TNF-alpha含量,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ency score,NDS)。结果:治疗前实验组血清TNF-alpha水平和NDS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14天实验组血清TNF-alph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实验组NDS较对照组明显上升。结论:MHT可以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NF-alpha水平下降,改善其神经功能。提示:MHT可以通过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TNF-alpha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DWI)对一氧化碳(CO)中毒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CO中毒患者59例,其中迟发脑病15例,均进行DWI检查。结果:59例患者病变区域脑白质平均ADC值为(0.51±0.09)×10-3mm2/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白质ADC值为(0.91±0.07)×10-3mm2/s,前者低于后者(P<0.05)。结论:CO中毒脑病的病变区域脑白质水分子扩散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脑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改变特点,PI与痴呆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VD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对患者进行智能评定,并对36例VD患者和32例对照组病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将PI与MMSE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D组患者中左右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和椎动脉(VA)PI异常例数均明显增加(P〈0.05)。左右侧MCA、ACA、PCA、VA和基底动脉(BA)的PI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出正常值范围,且VD组MMSE评分与左侧MCA(r=-0.784,P〈0.05)、ACA(r=-0.747,P〈0.05)、PCA(r=-0.692,P〈0.05)之PI呈负相关,与右侧MCA(r=-0.704,P〈0.01)、ACA(r=-0.793,P〈0.05)、PCA(r=-0.688,P〈0.05)之PI也呈负相关。结论:VD患者脑血管PI值增高,超出正常范围,通过TCD检测MCA、ACA、PCA的PI可有效反映VD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有助于对VD早期作出诊断,判定痴呆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特别是长程MHT(持续低温24h以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此文通过观察MH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NF-α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ency score,NDS)的影响,初步探讨MH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们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盐酸贝那普利后,血清和脑脊液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一氧化氮(NO)水平有无变化,旨在探讨ACEI对缓解老年痴呆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高分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小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正常自愿者,小肠平均灌注2500ml空气后采用螺旋高分辨CT扫描,对12例正常小肠行多平面重建,三维表面成像和仿真内窥镜检查。结果 2例病人末端回肠充盈不良,显示不清,其多层螺旋CT肠充盈好,三维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小肠粘膜皱襞及管腔形态。结论 高分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小肠正常结构,能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和/或追踪观察证实的主动脉夹层的MRI征象,比较各种MRI技术及显示主动脉夹层各征象间的关系,与手术及追踪结果比较,综合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MRI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夹层双腔、内膜片、破裂口及血栓等,有利于早期诊断。结论 MRI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磁共振三维平衡超快速场回波技术的临床应用,为心脏及血管成像增加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本研究就该技术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在执行工作记忆和计算任务时,其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信号激活脑区强度同正常人进行比较是否存在区别,明确VCI患者脑功能区信号变化特点,为VCI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智能评定。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5例VCI患者和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倒背数字作业,计算能力测验,对脑激活功能区进行分析,利用SPM2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VCI患者倒背数字作业时,双侧额中回、海马及颞上回激活脑区像素值显著减少(P<0.05);在计算能力测试方面,双侧额中回、海马、颞上回以及左侧角回、缘上回激活脑区像素值也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执行工作记忆和计算任务时,VCI患者存在特定激活脑区信号的减弱,通过对fMRI信号的侦测,可以为VCI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