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新型芯片传感-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血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比较丝网印刷电极法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在尿碘检测中的应用,评价丝网印刷电极法测定尿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方法 运用丝网印刷电极法对标准物质,检测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分别用2种方法对尿样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丝网印刷电极法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尿碘,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为0.975,呈高度相关。根据Bland-Altman分析,2种测量方法具有一致性。丝网印刷电极法检测2个水平尿碘样本的RSD分别为3.5%、3.5%。平均回收率为 97.8%,假阳性率为3.5%,假阴性率为4.5%。结论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灵敏度高于丝网印刷电极法,2种方法检验结果呈高度相关;丝网印刷电极法稳定性强、价格便宜、操作简便,更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的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β-catenin(β-cat)在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高低转移细胞株HO-8910PM及HO-8910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卵巢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分别运用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ting以及RT-PCR检测细胞中β-catenin表达水平,MTT法、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迁移能力及黏附能力.结果:β-catenin在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高低转细胞株中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β-catenin的表达与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卵巢癌细胞源性外泌体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成熟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免疫磁珠从中分选出CD14+的细胞;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介素-4(rhIL-4)联合刺激的办法诱导CD14+/PBMC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s),光镜确认细胞形态;超速离心提取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外泌体(A2780cis-外泌体),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特征性蛋白标志物,透射电镜(TEM)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TA)检测外泌体粒径分布;iDCs与A2780cis-外泌体共培养后给予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诱导,流式细胞术检测CD83+/HLA-DR+/CD1a+细胞比例变化。结果 超速离心提取的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外泌体,TEM下可检测到直径约为60 nm的“杯盏状”外泌体颗粒。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A2780cis细胞各蛋白表达均为1,A2780cis-外泌体中CD9、CD8...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丝网印刷电极(SPE)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法在血铅检测中的应用,评价SPE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SPE法检测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控样本和全血样本,进行方法学评价,并与GFAAS法进行比较。结果 SPE法检测血铅低、中、高3个水平样本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80%、4.03%、2.11%,平均回收率为103.7%。SPE法测定全血样本的结果与GFAAS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为0.964,2种方法呈高度相关。Bland-Altman分析显示2种方法具有一致性。以GFAAS法为金标准,SPE法假阳性率为4.4%,假阴性率为0.0%。结论 SPE法稳定性强、操作简便,与GFAAS法呈高度相关,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的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汤对裸鼠卵巢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及作用机制。方法 40只裸鼠接种人卵巢癌细胞A2780,复制荷瘤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和扶正抑瘤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扶正抑瘤汤(30 g/kg、20 g/kg、10 g/kg)灌胃,连续3W。停药第2天测量各组裸鼠肿瘤体积后,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称重。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织的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的PCNA和VEGF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裸鼠外周血IL-2和INF-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裸鼠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明显降低(P0.05);随着扶正抑瘤汤剂量的增大,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更明显(P0.01)。随着药物剂量加大,肿瘤组织G1期细胞随之增多,而S期+G2细胞则随之减少(P0.01)。扶正抑瘤汤可明显下调肿瘤组织的PCNA和VEGF蛋白表达、上调外周血IL-2和INF-γ的水平,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扶正抑瘤汤能抑制卵巢癌荷瘤鼠瘤组织的生长,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作用机制可能与扶正抑瘤汤对瘤组织细胞周期的调控、下调瘤组织PCNA、VEGF表达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外伤昏迷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肺炎的去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生命体征稳定的脑外伤昏迷者,按照是否接受抗生素治疗分为去抗生素组和抗生素组各36例。去抗生素组予以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抗生素组在去抗生素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于治疗第5天、第10天分别对两组患者行痰细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耐药及药敏谱变化。结果:第5天,两组的耐药情况以无变化和减少为主,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第10天,去抗生素组疗效均优于抗生素组(P<0.05)。结论:在脑外伤昏迷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肺炎的治疗中,患者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同时优化病房环境、注意手卫生、加强肺部有效护理及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服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N)对海水浸泡膝关节创伤后瘢痕挛缩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n=5):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无菌海水对照组(SW组),生理盐水+吡非尼酮治疗组(NS+PFN组),无菌海水+吡非尼酮治疗组(SW+PFN组)。吡非尼酮治疗组给予每日口服0.75 g吡非尼酮(混于饲料中),对照组仅给予饲料。4周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处死动物后采集瘢痕组织进行Masson染色,采集标本进行ELISA检测羟脯氨酸含量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 术后各组动物切口愈合良好。吡非尼酮治疗后,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切口瘢痕胶原纤维分布相对稀疏,大致呈平行排列,表现相对更为规则。检测结果显示,在SW组、NS组、SW+PFN组和NS+PFN组,羟脯氨酸分别为(114.20±14.54)ng/ml、(99.21±18.27)ng/ml、(87.91±12.02)ng/ml和(76.17±18.72)ng/ml。SW+PFN组羟脯氨酸水平明显低于SW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检测显示,SW组和SW+PFN组TGF-β1水平分别为(151.53±20.21)ng/ml和(106.53±12.86)ng/ml,SW+PFN组TGF-β1水平明显低于SW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非尼酮可以缓解海水浸泡膝关节创伤后关节周围瘢痕性挛缩,改善关节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胶原蛋白合成及下调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湖北地区孕妇碘营养状况及对孕妇尿碘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湖北地区56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观察孕妇碘营养状况。对比尿碘含量正常和尿碘含量异常对象的一般资料,对差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孕妇尿碘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中碘营养状况正常的孕妇258例,占45.42%;碘营养状况异常的孕妇310例,占54.58%。尿碘含量正常和尿碘含量异常的研究对象在文化程度、食盐量、海产品饮食频次、 乳制品饮食频次、小米饮食频次、肉类饮食频次及碘剂补充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食盐量、海产品饮食频次、乳制品饮食频次、小米饮食频次、肉类饮食频次及碘剂补充情况是孕妇尿碘含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湖北地区部分孕妇存在碘营养异常情况,应根据孕妇自身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改善孕妇碘营养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