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心理因素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慧 《广西医学》2004,26(11):1709-1709
为了了解老年慢性胃炎患的心理因素,笔对2001~2002年门诊65例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进行心理测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先慧 《广西医学》1997,19(2):235-237
门脉高压性胃病研究进展广西区人民医院白先慧随着内镜广泛应用,已认识到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另一个是胃粘膜病变,约占20—40%(1)。过去把这种胃粘膜病变称为出血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充血性胃病等等。在19...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5岁,广西武宣县人,住院号205956。因反复上腹痛24年,反复黑便3年于1986年12月1日入院。患者24年前开始上腹呈烧灼样疼痛,空腹及夜间痛明显,伴反酸嗳气,进食后缓解,服药可缓解。3年来症状加重,反复解柏油样便。在当地检查,钡餐(-),胃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十  相似文献   
4.
白先慧  张树兰 《广西医学》1991,13(2):103-104
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特殊类型,患者平常无腹痛及消化不良病史,临床上以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为首发症状。现将我院收治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70例进行临床分析(不包括那些经治疗后无症状的复发性溃疡)。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1)平常均无上腹痛或烧灼感、反酸、嗳气等症状;(2)以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为首发症状;(3)胃镜或手术证实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二、发病情况:无症状性溃疡70例,占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胃肠癌及胃肠炎患者胃肠粘膜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结果显示胃癌ER阳性率52%,PR阳性率44%,其中双阳性24%;大肠癌ER阳性率48%,PR阳性率44%,其中双阳性30%;而胃炎组织无ER及PR表达,结直肠炎只1例ER阳性。胃肠癌组与炎症组的ER、PR表达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按分化程度比较,ER和/或PR在低分化癌及中高分化癌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覃甲仁  白先慧 《广西医学》1998,20(2):169-171
对1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19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胃窦粘膜的一氧化氮(NO)与一氧化氮合酶(NOS)进行定量检测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显示: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的NO含量升高,NOS活力增强(P值均〈0。0)。提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损伤或炎症可能与胃粘膜NOS过渡表达,NO产生过多有关。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肾损害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先慧  覃甲仁 《广西医学》2001,23(6):1378-137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肾脏损害。方法 :用RIA法检测 30例患者尿中的 β2 微球蛋白 (β2 -MG) ,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 (IgG)的排出量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Uβ2 -MG(5 39 37± 386 4)ng/ml(P <0 0 5 ) ,UA1b(11 18± 15 32 ) μg/ml(P <0 0 5 ) ,UIgG(12 6 5± 9 76 ) μg/ml(P <0 0 5 )。讨论 :以上结果证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有肾小球及肾小管损害 ,这可能是肝肾综合征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华支睾吸虫病(以下简称肝吸虫病)人有增多趋势。现就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肝吸虫病及其疑似病例进行临床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88例,女12例,年龄13~77岁。干部64例、工人12例、农民15例、个体户6例、学生3例。二、流行病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大、小三阳与肝功能转氨酶的关系。方法 对比分析我院于1998年1月-2000年1月,慢性乙型肝炎52例病人[大三阳22例(HbsAg、HbeAg、HbcAb阳性);小三阳30例(Hb-sAg、HbeAb、HbcAb阳性)]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结果 大三阳组的ALT:345.72士375.40,AST:435.63士419.61;小三阳组的ALT:155.63士168.50,AST;161.27士151.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标志物与肝功能损害有关,大三阳病人的肝功损害比小三阳的明显严重。  相似文献   
10.
^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琴芳  覃江  梁荣新  白先慧 《广西医学》2002,24(12):1951-1952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胃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因上腹不适进行胃镜检查的患,于胃窦取粘膜组织行病理切片,快速尿毒酶试验以确定是否感染Hp作为标准对照,同时行^14C-UBT。结果:^14C-UBT灵敏度为93.6%,特异性为75%、正确率为86.8%,与标准对照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14C-UBT操作简单,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