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院肠道门诊每年5月1日开诊,10月31日结束,年平均诊治病例约2 000人次.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落实到位,至今未发生1起医院内交叉感染.现将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田志红 《临床医学》2011,31(10):42-43
目的总结足背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第一跖趾关节附近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5月应用足背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第一跖趾关节附近皮肤缺损15例,男12例,女3例。皮肤缺损面积3.0 cm×2.5 cm~7.0 cm×5.2 cm,均行急诊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3~6 h。切取皮瓣大小4.0 cm×3.5 cm~8.0 cm×6.5 cm。结果术后15例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皮缘部分坏死为0.3 cm×2.0 cm。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质地好,外形佳,踝及足部功能满意。供区植皮13例全部成活,1例小面积坏死,经换药愈合,1例坏死面积较大达皮瓣面积的35%~40%,经换药后再次植皮愈合。患者满意。结论足背皮瓣切取容易,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逆行转位修复第一跖趾关节附近皮肤缺损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尿失禁男性患者常采用留置导尿或假性导尿(男用尿套)的方法,前者由于隔7~10天需要更换一次导尿管,住院时间长的病人由于反复插管,不但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机会,且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后者由于固定不牢和引流管径小,当病人尿量多,压力大时,尿液易从阴茎根处溢出,造成床单,被褥渗湿。不但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为此,我院采用一次性方便袋代替上述2种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先将一次性方便袋的开口套至病人的阴茎根部,包裹后打结,方便袋底部紧贴床面,不可悬空,以防尿液流出量多,重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东区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进一步开展STD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天津市河东区艾滋病、尖锐湿疣、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0年天津市河东区5种性病累计报告1 15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6.41/10万,年均发病率,2009年为66.44/10万,2010年为66.39/10万;艾滋病、尖锐湿疣、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分别为2.35/10万、26.23/10万、27.66/10万、8.80/10万、1.37/10万;男性为83.37/10万、女性为49.24/10万。1 159例中,20~29岁占36.32%,30~39岁占23.38%,工人占17.26%,家务及待业人员占33.91%。[结论]2010年天津市河东区性病报告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梅毒、淋病及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部分坏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3年来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31例,其中创伤25例,慢性溃疡6例;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腱、骨关节外露,12例创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急诊修复19例,择期手术12例;切取皮瓣范围6.5 cm×5.0 cm~17.0 cm×8.0 cm。结果行小隐静脉蒂部结扎或小隐静脉与大隐静脉吻合者17例,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瘀血、肿胀、暗紫、水泡,其中6例部分坏死;结扎蒂部小隐静脉15例,术后4例皮瓣轻度瘀血、肿胀;小隐静脉与受区大隐静脉或其属支吻合9例,仅1例皮瓣轻度肿胀,余未见瘀血、肿胀及坏死现象。术后随访质地柔软,外形及足踝部功能满意。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出现部分坏死的原因主要是静脉回流不畅,其次是皮瓣切取范围过大、蒂窄及蒂部处理不当受压所致。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一种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是引起异常阴道分泌物和其他症状的主要原因。最近,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菌性阴道病与许多不良妊娠结局直接相关。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1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138例MP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CNS受累分为2组, 采用Kaplan-Meier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对MPA生存率的影响,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138例MPA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9例(21.0%), 男性13例(44.8%), 女性16例(55.2%)。20例(69.0%)发生在诊断时, 9例(31.0%)发生在诊断后。②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14例(48.3%), 感觉功能障碍10例(34.5%), 失语9例(31%), 头痛8例(27.6%), 意识障碍7例(24.1%), 吞咽困难、饮水呛咳4例(13.8%), 颅神经受累3例(10.3%)。头颅影像表现有脑梗死、脑出血、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硬脑膜增厚并线样强化。5例行脑脊液检查, 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 1例脑脊液白蛋白升高, 5例脑脊液LDH升高。③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中18例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毒性作用的特点,并初步探讨其毒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胎鼠大脑皮质NSCs,采用Nestin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光镜下观察MTX干预后NSC形态变化;采用5-溴脱氧尿苷(BrdU)掺入法和Nestin/BrdU免疫组化双标记检测MTX对N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高压液相法检测细胞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结果:400μg/L MTX可引起明显的细胞形态改变;免疫荧光双标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TX干预组可明显抑制NSCs增殖(JP<0.05);MTX干预48 h后,细胞停留在G1期的比例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MTX还可引起细胞内Hcy浓度升高.结论:MTX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和升高细胞内Hcy浓度而对体外培养NSCs产生明显的毒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胎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观察神经干细胞生长特点。方法: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基对大鼠胚胎大脑组织细胞悬液进行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神经干细胞鉴定,MTT法测定不同细胞密度的OD值,绘制生长曲线。结果:从胎鼠脑组织分离培养的细胞巢蛋白阳性。MTT结果显示细胞接种密度以2(×104~105)/ml生长良好(r=0.95,P<0.05)。结论: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的胎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巢蛋白细胞免疫鉴定为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
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中的一种,是肥胖基因的蛋白相关产物,其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组织或细胞,发挥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通过调节炎症、营养代谢、免疫和自噬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多种研究证实其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并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样瘦素可以促使心脏成纤维细胞分泌的Ⅰ型胶原增加,促进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故可为心房颤动及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