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淋巴瘤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的特点以及两者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5名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涂片及骨髓免疫分型资料,观察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形态和免疫分型特点及两者在淋巴瘤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者骨髓中均有典型的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免疫分型中分化抗原表达与原疾病病理类型相吻合,T细胞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患者细胞主要表达CD7、CD3、CD2、CD5、CD11b、CD34及HLA-DR,其中CD7最为敏感,其阳性率为69.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患者细胞主要表达CD19、CD20、CD22、CD79a、skappa及早期抗原HLA-DR等,其中CD19阳性率最高为89.5%。35例患者中28例骨髓涂片中淋巴瘤细胞比例与骨髓免疫分型中淋巴瘤细胞比例吻合,7例骨髓涂片的淋巴瘤细胞比例与免疫分型中淋巴瘤细胞比例相差1.5倍以上。结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骨髓涂片结合免疫分型在判断淋巴瘤细胞是否骨髓侵犯方面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减少漏诊率,有利于淋巴瘤白血病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肝再生磷酸酶-3(PRL-3)是新的小分子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PRL-3通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调控肿瘤进展。PRL-3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能明显促进肿瘤转移,但在多数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因此有望成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及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幼稚淋巴细胞比例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骨髓涂片幼稚淋巴细胞≥5%的患者18例(A组),骨髓涂片幼稚淋巴细胞<5%的患者14例(B组),观察两组患者骨髓形态学、免疫分型、FISH检测结果及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CD38及FMC-7表达者较B组患者多见,FISH检测结果提示p53、ATM及+12预后不良指标在A组患者中更易见。A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年、3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83.3%和59.3%,B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存活超过5年。结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涂片中幼稚淋巴细胞≥5%的患者预后较幼稚淋巴细胞<5%的患者差,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有可能作为初步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