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
血管内机械取栓是治疗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应结合病史、发
病形式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病变性质;依据病变性质并参考手术路径,个性化选择支架取栓、
抽吸取栓、球囊/支架血管成形术、动脉溶栓任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取栓;并依据手术方式选择手
术材料,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3.
活化血小板和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由人体骨髓内的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止血和血栓的形成[1 ] 。在正常循环血液中 ,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当血管破损暴露出血管内皮胶原等结构 ,血小板可直接或通过血浆蛋白如vWF等介导粘附血管内皮下组织。当血小板粘附于内皮下组织时或当血小板受到凝血过程或组织损伤过程中分泌的凝血酶、ADP等血小板活化剂作用时 ,可发生急剧的变化。我们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脑梗塞与糖尿病患者的活化血小板与血小板四项参数 ,并与正常人作对照 ,以观察其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1 对象 观察组为经临床明确诊断的本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半暗带区皮层血流量及神经细胞凋亡。 方法: 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测量仪检测局灶性脑梗死后各时间点坏死区和半暗带皮层血流量;TdT-介导dUTP-生物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结果: 脑梗死后坏死区皮层血流量呈波浪样改变,3 h降至最低,为正常血流量的9.36%±1.72%,6h后回升,12 h达高峰,为正常31.18%±1.44%,24-48 h血流量再度下降,与3 h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半暗带皮层血流量6 h降至最低,为正常皮层血流量的30.88%±7.11%,9-48 h上升,至48 h血流恢复至正常91.90%±4.56%,与其它组差异显著 (P<0.05)。TUNEL结果显示,局灶性脑梗死组 6 h 开始出现凋亡细胞,主要集中于半暗带区,呈半球状向四周放射样扩展,随梗死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梗死48 h后凋亡细胞达峰值。 结论: 局灶性脑梗死后半暗带区皮层血流量与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关系,其血流量的恢复引起的再灌注损伤最终导致了迟发性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促进细胞凋亡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表达的变化规律及白花丹参叶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完成。取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局灶性脑梗死组和白花丹参叶预处理组两组符25只,每组义按光照后时间分为30min.12,24,48,72h等5个亚组,每亚组5只。造模前,白花丹参叶预处理组大鼠给予20g/kg白花丹参叶水提物灌服,1次/d,连续7d,然后两组同时采用光化学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局灶性脑梗死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脑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表达的变化,并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结果: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局灶性脑梗死组大鼠梗死后30min即有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阳性细胞出现,呈半球状向四周放射样扩展,随梗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二者行均在48h表达至高峰,但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更显著(P〈0.05),阳性细胞局限于梗死区周围。②预防性应用白花丹叶水提物后,大鼠出现明显的嗜睡现象,受损皮质表面积红染区、蓝染区明显减小,各时点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的阳性反应均明显减少,较单钝梗死组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局灶性脑梗死后可诱导仁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的表达,白花丹参对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为抑制了半胱氨酸天冬氧酸蛋白酶3,9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病的病因,普遍认为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国外报道使用雌激素拮抗剂三苯氧胺(TMX)治疗本病。我院对342例病人,随机分为TMX和TMX加天冬素片两个治疗组,作前瞻性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7.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修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戈俊  徐玉华 《医疗卫生装备》2006,27(10):106-106
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在Gen·S血细胞分析仪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常规分析最大速度为110份样本/小时,5种分析模式可供选择,采用Coulter电阻抗原理和智能微数技术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基于VCS(细胞体积、高频传导、激光散射)技术,结合更优化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对白细胞、着色的网织红细胞进行分类,可提供31个血细胞分析参数和30多种怀疑/限定性旗标。我院从2005年4月引进该仪器至今已有1年多时间,现将我们在使用该仪器中遇到的几种常见故障及其解决办法总结如下,供使用该仪器的同行参考。1故障一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氧化低浓度脂蛋白与一氧化氮的关系及它们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45名健康体检者,20例动脉硬化患者和7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DL及体外氧化获得的oxLXL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和NO水平的影响。结果 动脉硬化和脑卒中患者血浆oxLDL值明显升高,提示血浆LDL及oxLDL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NO水平;血小板聚集的增强和oxLDL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5 a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3 13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细菌采用VITEK微生物全自动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VITEK仪器配套的GNS药敏卡。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5 a内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阿米卡星(57.0%)、妥布霉素(51.9%)、亚胺培南(48.4%)、头孢他啶(47.9%)、环丙沙星(42.6%),其余抗菌药物敏感性均<40%。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有逐年上升趋势,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敏感性降低较明显,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吡肟敏感性无明显变化。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问题十分突出,需合理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的亚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亚型与其临床状态及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多色荧光分析法,检测了18名健康体检者和1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CD45R0、CD45RA和CD28的表达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慢性病毒携带、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CD8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明显差别。慢性活动性肝炎组CD3 CD8 /CD45RO 淋巴细胞百分率为(15.7±3.3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其CD3 CD8 /CD45RA 淋巴细胞百分率为(12.3±4.3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组CD3 CD8 CD28 细胞百分率为(23.7±3.3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慢性病毒携带组CD3 CD8 CD28-细胞百分率为(16.3±4.3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高病毒载量与低病毒载量患者的CD3 CD8 /CD45RO 亚型、CD3 CD8 /CD45RA 亚型均无明显差别,CD3 CD8 CD28 亚型和CD3 CD8 CD28-亚型亦无明显差别。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进展与CD8淋巴细胞总量无关;可能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CD3 CD8 CD45RO 亚型、CD3 CD8 CD28 亚型淋巴细胞数升高,诱发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作用的结果。但血清中病毒载量的变化与外周血中CD8淋巴细胞亚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