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及内在机制。方法:对35例AOPP患者发病后4、12、24小时及第3、5天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Ⅰ。结果:轻中度中毒组病后4、12、24小时血清肌红蛋白及病后24小时、病后3天肌钙蛋白Ⅰ测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重度中毒组及呼吸肌麻痹组病后4小时~病后3天肌红蛋白及病后12小时~病后5天肌钙蛋白Ⅰ测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中度中毒组(P<0.01);呼吸肌麻痹组病后12小时~病后5天肌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重度中毒组(P<0.05-0.01)。结论:AOPP越重,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Ⅰ升高越显著,反映心肌及骨骼肌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得必泰与山莨菪碱对休克并发应激性胃肠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得必泰与山莨菪碱对休克状态下应激性胃肠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28例休克患者入院后联用得必泰与山莨菪碱,对照组24例用雷尼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组应激性胃肠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用得必泰与山莨菪碱对防治应激性胃肠出血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956例急救转运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急救转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院前急救管理水平。方法:对2000-2001年我院956例急救转运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956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0-39岁年龄组患者391例,占40.9%;50-69岁组患者400例,占41.8%。全部患者中一般急诊患者671例(70.2%),危重患者241例(25.2%),死亡患者44例(4.6%)。急救转运病种前3位依次为颅脑创伤(17.4%)、脑血管病(16.0%)和心血管病(13.5%)。急救转运时间主要分布在9-12时和15-18时。患者来源依次为乡镇医院(53.8%)、县级医院(26.0%)和市级医院(20.2%)。结论:根据急救转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院前急救管理。  相似文献   
4.
心肺骤停后自主循环停止,全身心、脑等重要脏器遭受缺血缺氧的损害。心肺复苏(CPR)时建立中心静脉通道的目的就在于尽快寻找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使药物迅速到达心脏并发挥作用,提高心肺复苏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不停止CPR时非置管情况下反复紧急颈内静脉穿刺注射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0年和2001年院前急救病例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000年和2001年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年龄、病种、出诊时间和地点分布等资料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分别对我院2000年1月1日~12月31日、2001年1月1日~12月31日紧急出车抢救的全部院前急救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2000年相比,2001年年龄组在0~9岁(占7.8%)、70~79岁(占12.7%)患者的比例增加(P<0.05);疾病病谱中神经系统急诊(占24.4%)、心血管系统急诊(占17.9%)、颅脑外伤(占17.3%)及儿科急诊(占9.0%)的比例增加(P<0.05);出诊时间在0:00~3:00之间的患者(占5.6%)比例减少,在12:00~15:00之间的患者(占14.5%)、21:00~24:00之间的患者(占16.6%)比例增加(P<0.05);出诊地点为家庭的(占23.7%)急诊患者减少,在公共场所的(占17.8%)及乡镇医院的(占34.3%)患者比例增加(P<0.05~0.01)。结论 对2000年、2001年院前急救病例动态变化趋势的分析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败血症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26例重症败血症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1以及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一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并把26例重症败血症患者分为器官功能不全组和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重症败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1及FXB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6-keto-PGFln。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器官功能不全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1以及TXB2均显著高于器官功能正常组(P均<0.05);而6-keto-PGF1a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症败血症患者血小板处于相对的高激活状态,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和DIC的危险,以及血小板激活指标可作为判断脏器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自杀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杀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干预王立毅1谭桂豫2自杀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列人类十大死因之一[1]。在急诊病人抢救中自杀病人占相当比例,病人也常常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障碍。本文收集390例采取各种方式自杀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社会心理因素及其干预探讨如下。1方...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较易发生心脏损害,但以心搏骤停为首发表现的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抢救以心搏骤停为首发表现的蛛网下腔出血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 3 6例重度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血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 6例重度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缺氧症状明显好转 ,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 (P <0 .0 5 ,P <0 .0 1)。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度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及内在机制.方法对35例AOPP患者发病后4、12、24小时及第3、5天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I.结果轻中度中毒组病后4、12、24小时血清肌红蛋白及病后24小时、病后3天肌钙蛋白I测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重度中毒组及呼吸肌麻痹组病后4小时~病后3天肌红蛋白及病后12小时~病后5天肌钙蛋白I测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中度中毒组(P<0.01):呼吸肌麻痹组病后12小时~病后5天肌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重度中毒组(P<0.05~0.01).结论 AOPP越重,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I升高越显著,反映心肌及骨骼肌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