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烧伤创面肠杆菌属细菌感染株的耐药性,为烧伤创面抗感染治疗时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K-B法,ESBLs和AmpC酶检测采用三维试验.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2月从住院的烧伤患者创面标本中共分离获得72株肠杆菌属细菌,主要菌种是阴沟肠杆菌(ECL)54株,占75.00%,产气肠杆菌(EAE)12株,占16.67%;ECL和EAE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98.15%;第三代头孢耐药率为35.20%~66.67%,头孢吡肟为7.41%和33.33%,1株ECL对亚胺培南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较低;三维试验证明ECL和EAE的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25.93%和41.67%,AmpC酶阳性率为31.48%和33.33%,10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结论 烧伤创面感染的肠杆菌属细菌主要是ECL和EAE,感染菌耐药率严重,产酶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实验室应及时向临床提供细菌产酶的信息,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绍兴市部分医院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对绍兴地区不同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观察。结果4家医院共查出136例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47例,老年患者占82.35%。所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2.79%和24.26%。在136株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3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33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株。结论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耐碳青霉烯类菌株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3.
肠球菌临床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肠球菌临床感染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近几年临床标本肠球菌分离情况,并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456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62.9%,屎肠球菌占26.1%,鹑鸡肠球菌占4.8%。检出菌株数最多的标本分别是术后引流液、胆汁、尿液和烧伤创面。不同标本检出的菌种类别不尽相同。药敏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仍有很好的敏感性,利福平、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是耐药率最高的抗菌药物,屎肠球菌的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肠球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都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肠球菌临床感染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近几年临床标本肠球菌分离情况,并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456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62.9%,屎肠球菌占26.1%,鹑鸡肠球菌占4.8%。检出菌株数最多的标本分别是术后引流液、胆汁、尿液和烧伤创面。不同标本检出的菌种类别不尽相同。药敏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仍有很好的敏感性,利福平、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是耐药率最高的抗菌药物,屎肠球菌的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肠球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都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AMPK/Nrf2途径探讨虎杖苷(PD)对糖尿病(DM)大鼠伤口愈合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DM大鼠模型,将45只DM大鼠随机分为DM组、DM+PD组和DM+PD+ML385组(n=15),另取15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建立伤口愈合受损的模型,DM+PD组大鼠予PD灌胃(20mg/kg),DM+PD+ML385组大鼠在PD的基础上腹腔注射ML385抑制AMPK/Nrf2通路(30mg/kg)。比较各组大鼠伤口愈合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析微血管密度,Westernblot及RT-qPCR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AMPK/Nrf2通路转录和翻译水平。结果:四组小鼠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DM组的伤口愈合百分比、生成血管数目、TGF-β1和VEGF蛋白水平、AMPK和Nrf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M+PD组的伤口愈合百分比、生成血管数目、TGF-β1和VEGF蛋白水平、AMPK和Nrf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5)。DM+PD+M...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绍兴第二医院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治疗用药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月-12月下呼吸道感染标本分离培养的流感嗜血杆菌,采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Kirby-Baue法进行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共分离到流感嗜血杆菌193株,阳性率最高的科室是肿瘤科,其次为呼吸内科、小儿科和监护室。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高达55.0%以上,美罗培南和头孢噻肟对流感嗜血杆菌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在10.0%以下。结论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应慎重用于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共阳性患者乙肝病毒S基因区氨基酸变化特点,了解分子病毒学特征.方法 对26例HBsAg和HBsAb共阳性且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实验组)和随机选取的39例HBsAg阳性HBsAb阴性且DNA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对照组)的HBV DNA S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对S区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HBsAg和HBsAb共阳性组S基因区氨基酸突变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决定簇(aa124 ~147)尤其是第1个茎环结构内(aa124 ~ 137)氨基酸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49%vs 1.09%,P<0.05).结论 HBsAg和HBsAb共阳性患者S基因a决定簇第1个茎环结构氨基酸变异明显增加,推测与HBsAg和HBsAb共阳性现象的发生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王社梁  陈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07-1708,1712
[目的]探讨浙江沿海水乡绍兴夏季腹泻患者病原体的种类及流行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浙江沿海水乡绍兴2010年6~9月的夏季感染性腹泻病人粪便标本300份,进行粪便常规检测,细菌培养,以及常见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0份腹泻标本共分离到致泻性细菌92株,分离率为30.67%,其中副溶血弧菌33株(35.87%),嗜水气单胞菌18株(19.57%),豚鼠气单胞11株(11.96%),变形杆菌8株(8.70%),铜绿假单胞6株(6.52%)。病毒核酸阳性标本59份,检出率为19.67%。其中诺如病毒30份(50.85%),轮状病毒A组19份(32.20%),札如病毒10份(16.95%)。[结论]副溶血弧菌和气单胞菌是引起浙江沿海水乡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而病毒引起的腹泻也不容忽视,加强对腹泻流行病学的监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院患者感染肺炎链球菌分布和耐药特性,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肺炎链球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321例,其中多重耐药菌株占50.47%。肺炎链球菌感染病例中,呼吸道感染占85.67%。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4.08%和90.03%;对青霉素、阿莫西林、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比较敏感。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以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为主要耐药模式。结论 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占50%以上,其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高,对阿莫西林和青霉素等抗菌药物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中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共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preS/S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收集14岁以下儿童中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共阳性HBV感染者10例为共阳性组,以同期收集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单阳性22例为单阳性组,检测乙肝血清免疫学和肝功能标志物,应用荧光PCR检测血清HBV-DNA水平,对核酸检测阳性样本的病毒preS/S基因进行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2组间病毒preS/S区变异及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共阳性组中以HBeAg阴性占大多数,且共阳性组儿童HBV-DNA水平低于单阳性组(P<0.05),但2组间基因型分布和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与GenBank中HBV参考序列比较显示,共阳性组中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 MHR)和第二环内氨基酸变异率高于单阳性组,且共阳性组中检测出preS2缺失突变。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共阳性儿童HBV感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preS/S变异可能与儿童共阳性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