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1996年9月~2001年1月应用高压氧治疗臀部肌肉注射所致坐骨神经损伤的婴幼儿1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8例中,男14例,女4例,年龄0.3~8岁(平均1.45岁)。左侧13例,右侧5例。病程12~93d(平均46.7d)。此组患儿均因上呼吸道感染后行臀部肌肉注射药物所致坐骨神经损伤,其中青霉素药物所致15例、庆大霉素1例、安乃近1例、氯霉素1例。10例在臂部药物注射立即出现症状,8例1~3d内出现症状。小腿和足的肌群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因损伤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不同,其临…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一种病情复杂 ,死亡率及伤残率较高的特殊类型脑损伤。临床救治极其困难。我院自 1 994年以来 ,共救治创伤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72例 ,我们从中选择资料完整的 5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分为 2组 ,即对照组 (常规治疗 )和治疗组 (高压氧加尼莫通治疗 ) ,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  本组 54例 ,男性 31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1 3~ 6 1岁 ,平均4 2 .5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4 1例 ,高处坠落伤 1 3例。病例选择 :对照组选择 1 994年 4月至 1 997年 2月以来未作高压氧和尼莫通治疗…  相似文献   
4.
加压舱中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心电监护的仪器设备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各科。而心电监护又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技术之一,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及危重病人救治方案的制定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各科使用多参数心电监护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患者在高压氧舱中治疗时的应用则少有报道。我科于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将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用于GYQ-40型高压氧舱中对危重患者吸氧时进行了监测,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治疗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23例小儿重型颅服损伤的高压氧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同类伤情的患儿分为高压氧(HBO)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患儿愈后良好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是治疗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治疗婴幼儿坐骨神经损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8例脊髓损伤患损伤后接受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3d以内)9例,中期治疗组(3周以内)24例,晚期治疗组(3周以上)25例。在患治疗前和治疗后3~13个月(平均5个月)分别对患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观察高压氧对脊髓损伤患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3组患感觉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早期治疗组恢复明显,尤以运动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评价改善显(运动评分18.9比11.2和6.8),中期治疗组感觉功能恢复较晚期治疗组显,痛觉和触觉分别提高到12.7和9.2,但运动功能恢复不明显,部分患有所改善。结论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疗效与伤后接受治疗的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B型超声诊断胸腔肿块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B型超声诊断胸腔肿块35例的分析认为,超声能显示胸膜肿块,胸膜腔包裹性积液,与胸膜有接触的肺、纵隔内肿块以及被胸水遮盖X线无法显示的肿块。B型超声对35例胸腔肿块的位置和物理性质的判定完全正确,并根据肿块的部位、形态、边缘和内部回声推断其良恶性,还可了解有无胸内外重要器官的转移,弥补了X线检查某些方面的不足,二者联合使用能大大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58例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后接受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3d以内)9例,中期治疗组(3周以内)24例,晚期治疗组(3周以上)25例。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13个月(平均5个月)分别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观察高压氧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3组患者感觉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早期治疗组恢复明显,尤以运动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评价改善显著(运动评分18.9比11.2和6.8),中期治疗组感觉功能恢复较晚期治疗组显著,痛觉和触觉分别提高到12.7和9.2,但运动功能恢复不明显,部分患者有所改善。结论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疗效与伤后接受治疗的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对创伤性脑水肿脑组织单胺递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水肿形成和发展中的中枢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大鼠颅脑创伤后高压氧对脑水肿及脑组织单胺递质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脑创伤组和高压氧治疗组,采用BIM—Ⅲ型撞击机撞击大鼠右侧颅顶,复制闭合性颅脑损伤,分别于伤后3,6及24h,应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脑组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及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率。结果:①创伤组伤侧脑组织伤后6h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显著升高分别为(2946&;#177;686)ng/g,(2341&;#177;542)ng/g,(904&;#177;150)ng/g(P&;lt;0.05);24hNE达高峰(3523&;#177;1276)ng/g(P&;lt;0.01),5-HT较6h有所下降(752&;#177;203)ng/g但仍高于对照组(P&;lt;0.05),多巴胺降至正常水平。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肾上腺素含量在各时相点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压氧组在6h、多巴胺、5.HT显著升高[分别为(2284&;#177;395)ng/g,(758&;#177;142)ng/g,P&;lt;0.Ol,&;lt;0.05),24h多巴胺低于对照组(1050&;#177;576)ng/g,P&;lt;0.05];去甲肾上腺素在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3061&;#177;939)ng/g,P&;lt;0.05]。②创伤组与高压氧组相比,高压氧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含量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创伤组,仅有多巴胺、5-HT在24h显著低于创伤组[(1050&;#177;576)ng/g,(450&;#177;122)ng/g,P分别&;lt;0.05与&;lt;0.01]。③创伤组与高压氧组脑组织含水率在各时间点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8.66&;#177;0.24,78.92&;#177;0.29,79.08&;#177;0.33,P&;lt;0.01),高压氧组在伤后24h明显低于创伤组(P&;lt;0.01),而3~6h无明显差别。结论:脑损伤后脑内单胺神经递质的过量释放,是创伤性脑水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压氧治疗能改善脑组织缺氧,降低脑组织中单胺递质的含量,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