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以医院为主进行治疗指导,社区配合,家庭参与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层传递的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对脑损伤后遗症期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及费用支出情况。方法选取脑损伤后6个月至3年进入后遗症期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15例)和B组(15例)。A组:以医院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对社区康复工作员进行定期培训,给脑损伤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知识讲座,医院给予患者功能评定及制定治疗计划,发放简易康复治疗图解,患者就近在社区康复室和(或)家庭里完成康复训练,以个体康复训练为主。B组:在医院里进行康复治疗,治疗师给予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两组康复训练内容均包括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辅助器具的使用等。分别在入组时、康复干预3、6个月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评定、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并同时进行两组康复治疗总费用支出调查。结果 (1)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IM功能独立性评定、WHOQOL-BREF评定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2)在肢体运动功能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功能独立性方面,治疗3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4)生存质量方面,包含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4个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费用支出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较B组费用支出少。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层传递的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对脑损伤后遗症期患者的治疗,能达到单纯医院康复治疗模式下的同等疗效;在提升功能独立性方面,优于单纯医院模式,优势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体现;同时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水中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40名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2组患者均接受每周6天的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还接受上肢作业治疗活动指导训练。观察组另外接受水中上肢运动指导训练,均为每天1次,每次45min,每周6d,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采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评估受试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的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的上述2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水中运动疗法可促进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脊髓损伤痉挛状态评估工具(SCI-SET)量表、改良Penn痉挛频率(MPSFS)量表、脊髓痉挛性反应评估工具(SCATS)量表和目测类比法量表(VAS)评估脊髓损伤患者肌肉痉挛的信度及各量表间相关性。 方法 2位治疗师分别应用上述4个量表对35例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情况进行评估。首先,第一位物理治疗师应用上述4个量表对患者的肌肉痉挛情况进行第1次评估,另一位物理治疗师在第一位物理治疗师评估结束约半个小时后对患者再进行1次评估。3d后,由第一位物理治疗师在相同时间段和环境下对所有患者进行第2次重复评估。计算各量表重复评估及不同测试者间评估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其相应的测量标准误(SEM)、最小可测得差异值(MDD95),分析第一位治疗师首次评估结果各量表间的相关性。 结果 SCI-SET量表的重测信度和不同测试者间的信度均为优秀(ICC=0.969和0.989);MPSFS量表的重测信度为优秀(ICC=0.940),不同测试者间的信度为好(ICC=0.898);SCATS量表的重测信度和不同测试者间的信度均为优秀(ICC=0.948和0.939);VAS量表评估痉挛的重测信度和不同测试者间的信度均为优秀(ICC=0.962和0.974)。SCI-SET、MPSFS、SCATS以及VAS等脊髓损伤痉挛评估量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痉挛量表间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SCI-SET与其它量表间呈负相关,而其余各量表间均呈正相关。SCI-SET与MPSFS间(r=-0.421)、SCI-SET与SCATS间(r=-0.457)以及MPSFS与SCATS间(r=0.498)呈中等相关性,而其它量表两两之间相关性较高(r=0.548~0.93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PSFS、SCATS、VAS 和SCI-SET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和测试者间信度,适用于脊髓损伤后痉挛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肩胛上神经阻滞多用用于治疗肩周炎,用于治疗脑损伤后肩痛国内未见报道,国外有少量报道.脑损伤(包括脑卒中及脑外伤)后肩关节痛发生率约为70%,肩痛影响患者患臂的活动,影响患臂功能恢复,本研究探讨肩胛上神经阻滞用于脑损伤后的治疗效果. 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院患有肩痛的脑损伤患者50例,肩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在5分以上,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2 ~ 72岁,平均年龄57±12.9岁,病程25天~1.5年.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3 ~ 66岁,平均年龄56±12.1岁,病程30天~1.5年.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的障碍。虽然近些年SCI的诊断、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脊髓损伤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身心上的巨大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脊髓损伤患者在接受早期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后恢复较好的步行能力不仅是患者本人和家属的迫切期望,更是物理治疗师工作的重要目标。影响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因素包括患侧下肢的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肌肉张力、站立平衡功能、姿势控制等[1—2]。近年来,通过患侧下肢力量训练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方法受到大家的重视。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也明确指出下肢肌力减弱与步行速度等步行能力下降直接相关,并推荐通过肌力强化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动力性矫形器的制作方法及矫治手部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手部不同程度屈曲功能障碍者,采用动力性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矫形器来矫治,比较矫形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矫形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掌指关节矫形者.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增加10°~40°,被动活动度增加10°~60°;近侧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增加10°~50°,被动活动度增加10°-80°;远侧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增加10-30°.被动活动度增加10°-30°。结论对于手部屈曲功能障碍者,采用动力性矫形器矫治,可明显改善手指的主、被动活动度,有效地改善和预防手屈曲功能障碍, 故应尽早佩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电刺激(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PNS)对脑卒中患者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将31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当日常规康复治疗之外,治疗组和对照组还分别接受2h的偏瘫侧上肢尺神经和桡神经的PNS治疗和伪PNS治疗。以患手第一骨间背侧肌为靶肌肉,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检测卒中侧大脑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 MT)、运动诱发电位募集曲线(recruitment curve,RC)、运动诱发电位峰值(peak motor evoked potential,p MEP)、皮质静息期(cortical silent period,CSP)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接受PNS治疗后,RC斜率(P=0.01)及p MEP波幅(P=0.02)均显著增高,而r MT和CSP持续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伪PNS治疗前后,各运动皮质兴奋性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RC斜率和p MEP波幅的时间×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P=0.030和0.033),提示治疗前后RC斜率和p MEP波幅的变化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单次2h的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电刺激可以增强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患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