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30例(康复组)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组28例(对照组),对康复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康复组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比常规治疗起到了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叉头盒"P1蛋白(FOXP1)在肝内胆管癌(I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选ICC患者48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59.1±10.1)岁,年龄范...  相似文献   
3.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目前常用传统术式和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新方法微创手术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6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和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单腿30 min),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不影响美观,手术费用低等多项优点[1].现将手术要点及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燕飞  王寿华  施伟斌  王健东 《新医学》2022,53(11):838-841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口服肠内营养粉剂(安素)并行综合干预后对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4例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行术后一般常规补液支持治疗并随访,观察组患者行口服安素及综合干预治疗(术后心理干预,术后饮食及鼻胃管、引流管管理,静脉液体输注管理,术后康复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10 d营养风险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的肝功能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术后患者腹痛、腹胀、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综合干预后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口服肠内营养粉剂并行综合干预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治疗时间,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胃痛是临床常见疾病,特别是近年来农村中的发病率更有增长之势。其原因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多恣食肥甘,嗜好酒类,灼伤胃络,损及胃气,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汤、萎缩性胃炎,甚至癌化等病变,轻者影响健康,重者危及生命。然而不少胃病患者,虽然服用了各种中药西药,却未收到应有疗效。多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民间单方“大红袍”一味,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对慢性胃炎疗效满意,作了如下小结。  相似文献   
6.
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病,通常认为多是由于职业性原因(颈椎前倾位)而引起。但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以及对108例病人的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认为,职业性原因与非职业性原因二者之间差别不大。 1 一般资料在18~50岁之间,108例颈椎骨质增生的病人中,年龄18~20岁6例;21~49岁78例:50岁以上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目前世界上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非编码RNA在胃癌的发生、增殖、转移等生物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小RNA(miRNA)、环状RNA(circ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组成的非编码RNA调控网络涉及多种基因调控过程。目前对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缺乏简单有效的筛查手段,针对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也十分有限。而非编码RNA的出现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miRNA可通过与mRNA结合导致mRNA的降解,从转录后水平上调节靶基因的表达。lncRNA、circRNA可竞争性与miRNA结合以拮抗miRNA的作用,从而间接调控基因的表达。肿瘤的产生可以认为是肿瘤细胞本身异常的生理特性、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及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非编码RNA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此外,非编码RNA还可参与细胞自噬调控过程,并影响肿瘤的干细胞特性及耐药性。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周围血管、间质细胞、免疫细胞、信号分子、细胞外基质等组成部分。一方面,非编码RNA可参与胃癌细胞诱导微环境形成的作用过程,例如诱导周围血管新生、免疫抑制;另一方面,非编码RNA可以外泌体形式参与微环境对胃癌细胞的作用,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转移、耐药等生理过程。外部环境因素对诱导胃癌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幽门螺杆菌感染(HP)感染是导致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非编码RNA与HP的致癌特性相关。氧化应激状态、EB病毒感染也可诱导胃癌发生,非编码RNA同样也参与这些机制。非编码RNA在胃癌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可成为潜在的胃癌诊断分子标记物或治疗靶点。目前文献多报道的是以miRNA转录后调控基因作用为核心,circRNA、lncRNA为其上游调控分子的基因调控模式。lncRNA、circRNA均可竞争性结合miRNA,那么两者的调控关系仍未明确。cir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是近年来才被初步认识的,在胃癌中的具体调控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充分认识非编码RNA调控网络将有助于加深对肿瘤发生机制的理解,可为胃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非编码RNA在未来或可进一步用于细化对不同胃癌特征的描述,如同基因一样成为肿瘤的“身份证”,对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Hippo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9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0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施行同种异体肝移植、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肿瘤数目、肿瘤直径、肿瘤侵犯血管情况、术前AFP水平、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等临床病理资料。通过门诊、信件和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半年内每个月随访1次,1年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以首次观察到患者肿瘤复发为终点,无瘤生存时间以手术日期至发现患者肿瘤复发为终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癌组织中YAP和磷酸化YAP蛋白、Hippo信号通路核心蛋白(Latsl/2、磷酸化Latsl/2、Mstl、磷酸化Mstl/2)的表达。计数资料采用Ⅳ。检验,连续资料采用Studentt检验,对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无瘤生存情况。结果YAP和磷酸化YA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及细胞质,Latsl/2、磷酸化Latsl/2、Mstl、磷酸化Mstl/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YAP和磷酸化YAP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1.43%(54/105)和55.24%(58/105),Latsl/2、磷酸化Latsl/2、Mstl、磷酸化Mst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1%(48/105)、9.52%(10/105)、64.76%(68/105)和20.00%(21/105)。YAP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静脉大血管侵犯及肝癌AJCC分期有关(χ^2=4.173,9.611,7.233,P〈0.05);Latsl/2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及肝癌AJCC分期有关(χ^2=14.413,7.969,P〈0.05);Mstl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关(χ^2=4.129,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YAP蛋白表达、Latsl/2蛋白表达、磷酸化Mstl/2蛋白表达、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术前AFP水平、静脉大血管侵犯、肝癌AJCC分期是影响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HR=2.603,0.502,1.802,0.955,3.559,2.395,2.414,2.915,2.086,95%可信区间:1.452~4.666,0.287~0.880,1.040~3.123,0.931—0.981,1.921—6.595,1.475—3.889,1.313~4.337,1.604~5.229,1.370~3.17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YAP蛋白阳性表达、肿瘤直径〉5em、组织低分化、肝癌AJCCⅢ期是影响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11,2.176,2.390,1.574,95%可信区间:1.115~3.628,1.125—4.206,1.448~3.945,1.041~2.381,P〈0.05)。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3.0个月(1.0~96.0个月),失访8例,54例患者肿瘤复发,复发时间为1.0~41.0个月,平均复发时间为6.7个月。YAP蛋白阳性表达者与YAP蛋白阴性表达者比较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明显缩短(Log—rank值=12.890,P〈0.05)。结论YAP和磷酸化YA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及细胞质,Lats1/2、磷酸化Lats1/2、Mst1、磷酸化Mst1/2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Hippo信号通路中,只有YAP蛋白阳性表达是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念为指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理技能大赛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32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名,观察组采用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及总结评价"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操作完成时间,调查观察组学生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操作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学生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评价总体优于传统教学。[结论]循证护理理念为指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技能大赛总成绩。  相似文献   
10.
王寿华 《器官移植》2013,4(4):235-239
依维莫司(everolimus)又称40—O-(2.羟乙基)-雷帕霉素,是一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由瑞士诺华公司最先研制开发,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肾移植和心脏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