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损美性疾病,患者虽无明显不适,但造成严重思想负担。目前国内外治疗黄褐斑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文章就近年文献报道从病因、病机,中药内、外治法及内外合治法等几个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概况。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左右.脑血管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之高而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预防和早期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当前一项艰巨的任务.研究发现,在人类及其他成年的哺乳动物脑内海马齿状回及室管膜下区等部位广泛存在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在生理状态下长期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脑组织损伤后,海马齿状回及室管膜下区区域的神经干细胞即会出现增殖、向损伤区域迁徙并且分化为成熟神经细胞,最终修复损伤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小血管病1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障碍组(n=67)和对照组(n=91),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分析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大鼠心梗后早期不同部位的心脏形态、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及与LPA3种受体亚型的关系,探讨溶血磷脂酸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府逐瘀组、三七总皂苷组(简称三七组),在用药治疗48h时,分别采用病理切片、血流动力学测定、TUNEL、PT-PCT方法检测心功能指标、心肌细胞凋亡和溶血磷脂酸3种受体基因的表达。结果:心梗早期48h后,模型组血流动力学LVSP、±dpdt均较假手术组有明显降低(P<0.01),LVEDP显著升高(P<0.01);组上述值除-dpdt外均有较大差异(P<0.01),-dpdt值没有明显差异。各组在不同部位均有大量的心肌细胞凋亡出现(P<0.01),而组有明显减少(P<0.01)。在心梗边缘区,LPA1表达量分别是模型组组显著增高(P<0.01),组显著下降(P<0.01)。在不同部位各组LPA2基因表达均无显著差异;三七组在心梗处出现LPA2表达异常升高(P<0.05)。模型组主要在非心梗区和梗死边缘区出现大量的LPA3受体表达(P<0.05,P<0.01);在不同部位较模型组...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甲硝唑漱口液中甲硝唑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甲硝唑漱口液中甲硝唑的含量。方法:采用WondaSil^TM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8nm。结果:甲硝唑在60.12—140.28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85%(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脑缺血性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之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脑缺血性疾病指脑组织血供障碍引起的相应区域的缺血、缺氧,引发脑组织的一系列的病理生理生化等变化,最终造成脑组织的损害及相应组织区域功能的缺失。脑缺血疾病发生的根本机制及最终结局均为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因此,目前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目标也在于恢复血供、氧供,阻断脑缺血后的一系列级联反应,从而维持脑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已经研发出许多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及限制脑缺血后病理变化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滴耳液中醋酸曲安奈德含量。方法:采用WondaSil^TM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62:3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0nm。结果醋酸曲安奈德在10.24—30.72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1.37%(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异丁司特微丸包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颖 《天津药学》1999,11(1):68-69
用正交设计对异丁司特微丸包衣应用液的浓度,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乙基纤维基素的比例及包衣物总用量3个因素溶出速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包衣物用量对溶出速率影响最大,包衣液应用浓度对溶出速率不明显。以14.0%包衣量,HPMC:EC为0.43包衣应用液浓度1.8%为选定工艺。  相似文献   
9.
溶血磷脂酸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学颖  王阶  杨戈 《中医药学报》2010,38(1):120-123
溶血磷脂酸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是由细胞膜磷脂在其代谢的过中经G-蛋白耦联膜受体介导产生的一种中间产物,在血小板激活凝集时也可由血小板释放产生,被称为细胞的"多功能磷脂信使",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许多的研究发现、溶血磷脂酸可以参与体内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并且在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免疫系统的调控和肿瘤或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以及心脑血管血栓的形成等问题上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从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溶血磷脂酸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和在中医药领域研究中的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体神经干细胞HIF-1α、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常温组(B组)、缺血再灌注+亚低温组(C组)。检测并比较A组、B组和C组缺血后再灌注各时间点的海马区HIF-1α、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可见很少量的HIF-1α、MMP-2表达;B组和C组再灌注1d后HIF-1α、MMP-2阳性细胞表达均处于较高水平,再灌注3d后阳性细胞表达逐渐下降,再灌注1d、3d及7d后C组阳性细胞数均较B组低(P〈0.05),但再灌注14d后两组阳性细胞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亚低温治疗抑制HIF-1α、MMP-2阳性细胞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