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改良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摒弃输精管钳改用蚊式钳,术中采用弹拔法寻找静脉,准确快捷,副损伤小。结果:采用改进术式治疗198例共208条肢体,经近10年随访疗效良好。结论:在现阶段改良点式剥脱术是较为实用简便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笔者选择跟骨后滑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趾腱起点筋膜炎、跟骨下脂肪炎、跟下滑囊炎这几种病症 ,以小针刀疗法为主配合穴位封闭、滚跟疗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 2 0 0例跟痛症患者 ,其中跟骨后滑囊炎 8例 ,陈旧性跟腱止点撕裂伤 2 0例 ,趾腱起点筋膜炎 132例 ,跟骨下脂肪炎 16例 ,跟下滑囊炎 2 4例。男性 84例 ,女性116例 ,年龄 40岁以下 34例 ,41~ 5 0岁 96例 ,6 0岁以上 70例。最小年龄 35岁 ,最大 70岁 ,干部 2例 ,工人 40例 ,农民15 8例 ,左侧 70例 ,右侧 80例 ,双侧 5 0例。1 2 治疗方法 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2月—2019年11月间急性大血管闭塞支架取栓后血管成功再通的患者110例,根据有无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30例)和非出血组(80例),统计2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手术相关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抗血小板、闭塞血管、造影剂渗出、OTR值、PTR值、ASPECT评分、术后24 h NIHSS评分等指标在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桥接治疗(P=0.773)不增加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替罗非班(P=0.107)的应用不增加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大脑中动脉闭塞(OR=24.130,P=0.030)、PTR过长(OR=0.555,P=0.008)为危险因素,ASPECT评分(OR=0.345,P=0.001)为保护因素,且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颅内是否出血主要取决于ASPECT评分,其次为是否发生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后为PTR值的大小。 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ASPECT评分、PTR为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颅内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王大巍  马俊英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5):119-119,F0003
目的探讨三种方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对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C型臂引导下臭氧髓核消融术、椎间盘复位机复位、骶管药物注射三步疗法治疗。结果本组优良率91%(273/300)。未出现感染、神经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三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非常少见的非上皮性肿瘤,发生于消化管道含有梭形细胞、非上皮样细胞并显示CD117活性的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源性肿瘤。现就我院64例经术后病理学诊断确诊的GIST临床资料,探讨有关GIST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性研究探讨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64例采取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腹部外科手术病例及38例胃肠吻合口瘘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64例分别采取肠内及肠外营养进行术前营养支持的病例中,血清血蛋白水平变化存在差异,而总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在38例胃肠吻合口瘘的患者中二种不同营养支持方式愈后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中,条件许可时及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Ⅰ期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广泛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40例施行Ⅰ期动静脉转流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6例高位截肢,肢体保存率为85%。结论:Ⅰ期动静脉转流术总体效果良好,但不同的手术方法远近期效果存在差异。需要根据病情,合理手术。  相似文献   
9.
双吻合器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后吻合口复发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 对象 1997年以来我院采用双重器械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术后随访出现吻合口复发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41~84岁,平均64.8岁,肿瘤距肛缘5~10cm。经纤维结肠镜及CT证实吻合口局部复发,复发时间3~20个月,平均10.4个月,同时伴有肝转移8例,其中高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8例,腺瘤恶变1例,病理分期Duke’s分期:A期1例,B期15例,C期8例,D期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原位转流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方法:大隐静脉原位转流,同时行输人道或输出道动脉重建及溃疡清创术。结果:ABI平均值由术前的0.40上升至0.87,缺血肢体挽救率为100%。结论:大隐静脉原位转流术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