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某医疗中心1 835例诊断性或治疗性ERCP的分析,以便得出一个简单的评分系统,临床上用于预测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临床教学是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学生能否由理论进入实践从而最终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环节。消化科临床教学是临床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完成消化科教学任务是培养高等医学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正确理解消化科的课程特点,准确把握消化科的教学方法,认真分析医学生知识结构层次,积极应对高校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相对紧张,这些对完成好消化科的教学任务都十分重要。根据多年承担消化科教学任务所积累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年龄中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和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人结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结肠镜检查的 2 17例结肠癌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 ,老年组 (>6 0岁 )、中年组 (36~ 5 9岁 )、青年组 (<35岁 )。比较不同年龄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等肿瘤特征进行分析并与中青年组患者相对照。结果 老年组粘液血便为主占 90 2 % ,肿瘤分布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 ,显著高于青年组。老年男性雌激素受体 (ER)阳性率显著降低。结论 本研究表明老年人结肠癌患病率高、结肠癌发病高峰为 6 0~ 70岁。老年人结肠癌发生部位以左半结肠多见 ,分化好 ,病程长。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龄组大肠息肉检出率及临床内镜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大肠息肉检出率、临床、内镜特点及与癌变的关系。方法: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镜下表现、病理类型,对其中老年组的80例进行1~5a(平均3.5a)的结肠镜随访,并与青中年组的138例患者相对照。结果:青年组大肠息肉的检出率、癌变率均明显低于老年组及中年组,随年龄增长检出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分布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多;息肉基底宽、体积大、数量多,癌变率高。结论:大肠息肉以老年组多见,腺瘤性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及病理类型是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大肠息肉者尽可能镜下摘除,定期随访,减少癌变机会。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经纤维结肠镜检出,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17例结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总结老年人结肠癌的临床特点,以利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脂肪肝与胆结石共同的发病机制或共同的发病因素。方法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更深入探讨脂肪性肝病与胆囊结石之间分子生物学水平相关关系。结果动物实验,高脂饮食组大鼠血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高脂组肝脏中TG、TC、SREBP-1、SREBP-2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实验组,脂肪肝伴胆结石血糖(FPG)、TG、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抵抗(IR)、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结论脂肪肝与胆结石有共同的发病机制与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六味安消胶囊和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方案尚未统一,本文主要观察六味安消胶囊和西沙必利治疗FD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临床教学是培养临床医学生向一名合格医生转变的重要步骤,是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联系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将医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 临床教学现状分析 1.1 重实践轻理论 在临床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临床案例感兴趣,急于了解疾病现象及治疗过程,忽视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学习,忽视了医学基础理论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预测ERCP术后胰腺炎危险性的床边评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允野  邹晓平 《胰腺病学》2003,3(4):247-247,250
通过对某医疗中心 1835例诊断性或治疗性 ERCP的分析 ,以便得出一个简单的评分系统 ,临床上用于预测 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性。临床资料及方法一、判定标准ERCP术后胰腺炎定义为患者出现了新的或与术前不同的上腹部疼痛 ,伴有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的升高达正常的4倍以上。操作中的疼痛是指在操作中出现了与内镜注气及镜身反转无关的疼痛或不适。插管的次数是指任何一次胰管或胆管的插入次数之和。<5次的插管次数评分为 1分 ,5 ~10次为 2分 ,11~ 2 0次为 3分 ,>0次为 4分。切开刀插管是指以插管为目的应用切开刀 (而不是以切开为目的 ,…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1996-01~2004-01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误诊3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16例,男∶女为1∶1.14,年龄31~83岁,平均56.2岁,发病年龄31~40岁4例,41~50岁8例,51~60岁10例,>61岁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