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夜间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针对夜间护理特殊性,分析导致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包括抢救不到位,患不能理解夜间护士的护理行为.服务态度问题等。提出护士应增加法制观念,加强体质锻炼,强化服务意识,严格执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双侧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建立正确有效的静脉通路。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对23例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在13超引导下通过颈内静脉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结果在B超引导下通过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的23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6—8次化疗,疗程结束拔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B超引导下通过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可有效解决双侧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静脉通路的问题,一次置管可以完成整个化疗疗程,又不影响患者双侧上肢的术后锻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病人卧床时间再探讨   总被引:40,自引:13,他引:27  
心脏介入诊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的特点 ,为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崭新的途径。但因需要穿刺股动脉及术中肝素化 ,术后需局部加压包扎、肢体制动、卧床休息一定时间 ,以防穿刺局部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关于加压包扎及卧床时间 ,据报道 ,国外 4~ 6h,国内 1 2 h或 2 4 h[1~ 3 ]。为了探讨国内冠心病病人介入术后适宜的加压包扎和卧床时间 ,笔者对 1 82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病人行不同时间加压包扎的对比观察 ,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1 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 1 82例冠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海岛地区腹膜透析访视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海岛现状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访视干预模式。方法:将52例行腹膜透析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行为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重复住院率、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结果: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重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技术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腹透患者的针对性、多样性访视,因需施护,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更好开展患者健康教育的措施,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科室根据临床路径原则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血液科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将140例首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成果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血液科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于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感受,从而有利于临床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咀嚼无糖口香糖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72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三餐后清水漱口,再予咀嚼无糖口香糖5~10 min。对照组三餐后清水漱口,再予1∶5 000呋喃西林及3%碳酸氢钠液交替含漱5~10 min。观察两组口腔清洁的效果、口腔炎的发生率及漱口过程中产生的恶心呕吐不适感。结果观察组口腔清洁满意度及口腔炎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以代替呋喃西林及碳酸氢钠液漱口液,有效清洁白血病患者的口腔,预防口腔炎的发生,使用过程中不易引起恶心、呕吐症状,患者感觉舒适,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机移动教育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知信行的影响,为制定PICC带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PICC带管出院患者100例,根据出院时间分组,2016年5—6月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7—8月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机移动教育进行出院后健康宣教.观察比较2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知信行得分水平的差异.结果 干预1个月时,观察组在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的知识、信念、行为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手机移动教育,能提高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知识水平,改善其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信念,促进其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行为,为治疗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移动教育完善了延续性护理,便于更好更高效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328例住院CKD患者,分析年龄、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结果:77.13%(253/328)的CKD患者伴血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与收缩压呈负相关(B=-0.407,F=202.11,P〈0.001),而年龄、血糖、血脂及血尿酸对CKD患者的收缩压没有显著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年龄及血尿酸对CKD患者舒张压均有影响,其中肾小球滤过率与舒张压呈负相关(B=-0.155,F=66.53,P〈0.001),年龄与舒张压也呈负相关(B=-0.192,F=43.11,P〈0.001),血尿酸与舒张压呈正相关(B=0.013,F=30.72,P〈0.001),血糖、血脂对舒张压没有显著影响。CKD各期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及三酰甘油等指标多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CKD各期发病年龄、血压、血尿酸及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KD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肾功能状态、年龄、血尿酸均对血压有影响,其中以肾功能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床边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术是目前抢救各种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恢复正常心律,为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我们自1998年8月至2001年10月为112例患者置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器,疗效满意,现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舟山地区护士对静脉留置导管周围血栓的认知情况及护理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舟山地区开展中心静脉置管术的3所医院10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静脉留置导管周围血栓认知平均得分(31.52±7.28)分,静脉留置导管周围血栓护理现状平均得分(22.59±3.64)分;职称、工作年限、参与置管、培训学时数是护士静脉留置导管周围血栓认知度和护理现状的影响因素,且护士对静脉留置导管周围血栓认知率与护理现状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舟山地区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导管周围血栓认知处于较低水平,护理现状有待改善,应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