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36例漏诊骨折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常见骨折的漏诊原因,探讨预防方法。方法对36例骨折漏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10例为合并股骨干骨折的股骨远近端骨折,8例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7例为胫骨平台骨折,5例为脊柱骨折伴截瘫的四肢骨折,6例为月骨周围性脱位。漏诊主要原因为急诊时体检和影像学检查不全面以及医师没有认真分析病情。结论漏诊主要发生在多发伤、高能量损伤和近关节部位骨折患者。医师应对患者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认真分析病情,提高阅片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复合重组合异种骨的自体浓缩骨髓移植到按Trapdoor法制作的股骨头缺损内,以观察其对股骨头坏死后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5/12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成年健康新西兰兔24只48髋按Trapdoor法制作双侧股骨头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自体骨 自体骨髓组;自体骨组;重组合异种骨 自体骨髓组;重组合异种骨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其中自体骨组和异种骨组实验动物右侧同时植入自体骨髓和载体,左侧仅植入载体。自体骨为取自自体髂骨的皮质松质混合骨;重组合异种骨由天津金世公司提供;自体浓缩骨髓取自体,用肝素化的注射器在股骨大转子处穿刺抽取骨髓2~3mL,低温离心机以1500r/min离心,获浓缩骨髓0.5mL备用。在制作缺损模型后即按分组植入不同复合物,空白对照组自然愈合。于植入后4,8,12周通过X射线片、CT、组织学等方法观察其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实验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X射线检查结果:术后4周,异种骨组与自体骨组关节面光滑,缺损区可见少量絮状影,自体骨组较重组合异种骨组稍明显,而此二组右侧较左侧为好。自然愈合组见扩大的低密度影。术后12周,异种骨组与自体骨组关节面光滑,缺损区可见接近正常骨小梁结构影,右侧较左侧为佳。自然愈合组可见硬化和囊变影。②CT检查结果:术后12周,异种骨组与自体骨组CT表现相近,关节面光整,缺损区被接近正常骨组织影替代,右侧优于左侧。自然愈合组仍为低密度影,伴硬化和囊变影。③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4周,大体观察,自体骨组与异种骨组关节面光滑。镜下观察,自体骨组右侧较左侧炎症反应轻,新骨生成稍多。异种骨组可见骨小梁样结构,右侧无明显坏死和组织细胞,左侧可见局灶坏死和少量组织细胞。空白对照组见脂肪性骨髓,骨坏死及炎性细胞。术后12周,大体观察,自体骨组与异种骨组关节面光滑。镜下观察,自体骨组右侧骨小梁丰富,形粗,排列整齐,其周围可见骨母细胞及新生的血管;左侧骨小梁稀疏,形细。异种骨组右侧新生骨骨小梁排列整齐,近似板层骨;左侧新生骨骨小梁排列稍乱。自然愈合组缺损区域周围有脂性骨髓组织,中央有纤维组织增生,碎片样软骨组织,缺损区无成熟骨组织。结论:复合重组合异种骨的浓缩自体骨髓修复股骨头缺损具有优良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及良好的机械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复合重组合异种骨的自体浓缩骨髓移植到按Trapdoor法制作的股骨头缺损内,以观察其对股骨头坏死后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能力。 方法:实验于2005-05/12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成年健康新西兰兔24只48髋按Trapdoor法制作双侧股骨头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自体骨+自体骨髓组;自体骨组;重组合异种骨+自体骨髓组;重组合异种骨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其中自体骨组和异种骨组实验动物右侧同时植入自体骨髓和载体,左侧仅植入载体。自体骨为取自自体髂骨的皮质松质混合骨;重组合异种骨由天津金世公司提供;自体浓缩骨髓取自体,用肝素化的注射器在股骨大转子处穿刺抽取骨髓2-3mL低温离心机以1500r/min离心,获浓缩骨髓0.5mL备用。在制作缺损模型后即按分组植入不同复合物,空白对照组自然愈合。于植入后4,8,12周通过X射线片、CT、组织学等方法观察其骨缺损修复能力。 结果:实验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1)X射线检查结果:术后4周,异种骨组与自体骨组关节面光滑,缺损区可见少量絮状影,自体骨组较重组合异种骨组稍明显,而此二组右侧较左侧为好。自然愈合组见扩大的低密度影。术后12周,异种骨组与自体骨组关节面光滑,缺损区可见接近正常骨小梁结构影,右侧较左侧为佳。自然愈合组可见硬化和囊变影。②CT检查结果:术后12周,异种骨组与自体骨组CT表现相近,关节面光整,缺损区被接近正常骨组织影替代,右侧优于左侧。自然愈合组仍为低密度影,伴硬化和囊变影。③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4周,大体观察,自体骨组与异种骨组关节面光滑。镜下观察,自体骨组右侧较左侧炎症反应轻,新骨生成稍多。异种骨组可见骨小梁样结构,右侧无明显坏死和组织细胞,左侧可见局灶坏死和少量组织细胞。空白对照组见脂肪性骨髓,骨坏死及炎性细胞。术后12周,大体观察,自体骨组与异种骨组关节面光滑。镜下观察,自体骨组右侧骨小梁丰富,形粗,排列整齐。其周围可见骨母细胞及新生的血管;左侧骨小粱稀疏,形细。异种骨组右侧新生骨骨小梁排列整齐,近似板层骨;左侧新生骨骨小梁排列稍乱。自然愈合组缺损区域周围有脂性骨髓组织,中央有纤维组织增生,碎片样软骨组织,缺损区无成熟骨组织。 结论:复合重组合异种骨的浓缩自体骨髓修复股骨头缺损具有优良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及良好的机械支撑。  相似文献   
4.
牛敬才  江渟 《安徽医药》2011,15(12):1539-154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和骨痂植骨在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2月~2010年7月共收治的17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AO分型C2型11例、C3型6例。均采用锁定钢板固定和骨痂植骨,术后第4天即开始早期膝关节的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2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按Merchan[1]膝关节疗效标准,优10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2.3%。结论锁定钢板和骨痂植骨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该方法具有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结合椎体成形(PVP)治疗创伤性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形态学变化.方法:取6具新鲜小牛(6~8周龄)T12~L3脊柱标本,采用MTS机压缩L1椎体制备创伤性压缩骨折模型后,行体位复位结合椎体成形强化.于完整、损伤、成形即刻、3000次疲劳后分别采用MTS机及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测试T12~L3的整体刚度、各节段三维运动范围(ROM)及L1椎体应变、疲劳后抗极限压缩强度,疲劳实验后随机选取1具标本行X线摄片并将L1椎体中部横断,观察L1椎体的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体位复位结合椎体成形可使L1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完整状态的98.33%(p>0.05);500N载荷作用下垂直压缩时T12~L3的整体刚度为完整状态的102.26%,4Nm纯力偶矩作用下前屈压缩刚度为完整状态99.97%、后伸100.21%、右弯100.29%、左弯100.59%、右旋100.14%、左旋100.04%,与完整状态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Nm纯力偶矩作用下T12~L3各节段三维运动范围(ROM)与完整状态一致(P>0.05).3000次疲劳后,成形椎体的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500N载荷作用下垂直压缩刚度为完整状态的99.79%(p>0.05),4Nm纯力偶矩作用下后伸刚度为完整状态的95.99%(p>0.05),前屈、左/右弯为87.44%、90.13%/90.81%(P<0.05),左/右旋转为94.33%/94.37%,部分维持标本的稳定性;疲劳后在4Nm纯力偶矩作用下邻近节段T12~T13、L2~L3各向ROM和完整状态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损伤节段T13~LI、L1~L2后伸、左/右旋转ROM和完整状态一致(P>0.05),T13~L1左/右弯、L1~L2前屈和损伤状态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L1椎体在完整、成形、疲劳后的应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疲劳后成形椎体与完整椎体抗极限压缩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形后标本X线片及成形椎体横断剖面示疲劳后伤椎仍呈解剖复位,未见骨水泥断裂现象发生.结论:体位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稳定创伤性压缩骨折,3000次疲劳载荷循环后脊柱标本的生物力学性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的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研究建立一种新型的动物模型。方法出生后4周的幼兔通过适应性训练和特定的悬吊,模拟人类直立行走,两条后腿负重行走。饲养至成年后用液氮将一侧股骨头冷冻,术后2周继续悬吊,定期拍Ⅹ线片和取股骨头行组织切片了解股骨头坏死的情况。结果术后3 d切片见股骨头完全坏死,术后3周Ⅹ线片示骨密度增高,术后7周Ⅹ线片出现典型的新月征和股骨头坏死塌陷的表现。结论液氮冷冻“直立行走兔”短期内复制出了与人股骨头坏死一致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牛敬才  江渟 《安徽医药》2012,16(4):473-474
目的探讨股骨髁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导致23例股骨髁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主要因素。结果在回顾分析的23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僵硬,按照Merchan的评分标准,可18例,差5例。究其主要原因,不恰当的手术入路20例,术中未予关节囊重建19例,内固定选择不当10例,内固定松动断裂4例,外固定时间过长4例。结论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易出现膝关节僵硬,为力求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应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术中应尽量重建关节囊并充分引流,选择恰当的内固定物,保护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7年8月—2010年8月采用膝关节后侧倒"L"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10例。结果 10例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平均13.5)个月。术后即刻X线显示10例均获解剖复位。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5周(12~17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7周(15~24周)。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5°~130°。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7.3分(64~93分),优良率为90%。所有病例均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经膝关节后侧倒"L"型入路结合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