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术后镇痛泵系统管理对医护联合质控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术后镇痛泵系统管理对医护联合质控的促进作用。方法系统管理前、后分别对所有外科病区护士进行术后镇痛相关知识调查和手术患者镇痛认知调查。将系统管理前、后相应时间段的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管理前和管理后2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泵使用率、镇痛质量即满意度、疼痛评分(术后VAS最大值)、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系统管理后护士对术后镇痛、镇痛泵相应知识了解增加,认为患者需术后镇痛的护士增加(P〈0.01)。更多护士主动对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知识宣教(P〈0.01)。镇痛效果观察和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P〈0.01)。患者对镇痛泵知晓率和术后镇痛知识了解显著增加,镇痛泵应用比例增加,术后镇痛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结论术后镇痛泵系统管理,可促进医护联合质控,有效提高镇痛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和弊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Ⅰ期吻合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92例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病理资料,按吻合时期不同分为A组(Ⅰ期吻合)、B组(Ⅱ期吻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3例行I期切除吻合(68.5%),29例行Ⅱ期吻合(32.5%),A、B2组切口感染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病例选择、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彻底肠道灌洗、精确地吻合及合理的术后处理,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I期吻合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92例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病理资料,92例患者按吻合时期不同分为A组(I期吻合)63例、B组(Ⅱ期吻合)29例,对2组切口感染、并发症及复发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2组切口感染、并发症和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病例选择、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彻底肠道灌洗、精确地吻合及合理的术后处理,I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造影与置管实用价值。方法 :分析经皮肝胆管穿刺造影置管 (PTCD) 4 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PTCD治疗成功 38例 ,成功率 95 %。造影结果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 ,包括胆总管下端结石 10例 ,壶腹周围癌 3例 ,胆囊癌并肝门部转移 2例 ,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正常 10例。 2例导管滑脱致胆汁性腹膜炎。结论 :PTCD不失为一简单易行、方便清晰的诊断胆道疾病的方法 ,不受肝功能及胆囊功能影响 ,对于胆总管下端梗阻患者行术前准备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癌基因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P53、PCNA蛋白的表达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erbB-2、P53、PCNA蛋白在1180例乳腺癌、292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c-erbB-2、P53、PCNA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组织中表达有显著差异,在乳腺非典型增生、乳导管乳头状瘤或瘤病的表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而低于乳腺癌。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状态及病理类型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结论:癌基因c-erbB-2、P53、PCNA蛋白可作为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判断潜在恶性倾向的乳腺良性病变的参考指标,同时也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物学指标c-erbB-2、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80例乳腺癌组织切片c-erbB-2、p53、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35岁)、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与ER、PR受体呈正相关;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呈负相关,与腋淋巴结状态呈正相关;PCNA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况呈负相关,与ER、PR呈正相关。结论生物学指标c-erbB-2、p53、PCNA应与临床预后因素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状态及病理类型等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对乳腺癌预后评价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和PCNA的表达及与预后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生物学指标c-erbB-2、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80例乳腺癌组织切片c-erbB-2、p53、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35岁)、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与ER、PR受体呈正相关;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呈负相关。与腋淋巴结状态呈正相关;PCNA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况呈负相关,与ER、腿呈正相关。结论生物学指标c-erbB-2、p53、PCNA应与临床预后因素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状态及病理类型等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对乳腺癌预后评价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物学指标c-erbB-2、p53、PCNA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80例乳腺癌组织c-erbB-2、p53、PCNA和nm2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35岁)、肿瘤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呈正相关;p53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呈负相关,与腋淋巴结状态呈正相关;PCNA表达与患者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况呈负相关,与ER、PR呈正相关;nm23蛋白表达与患者腋淋巴结状态呈负相关,与病理类型、ER、PR呈正相关.结论生物学指标c-erbB-2、p53、PCNA、nm23与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状态及病理类型等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对乳腺癌预后评价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胆漏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胆汁离开正常密闭的胆道系统进入腹腔的现象。因漏出的胆汁可引起严重的腹腔感染,尤其是肝下、膈下感染,若处理不及时可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科2005年9月至2009年5月采用内镜下胆管引流治疗胆漏患者1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