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伊米配能等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分析濮跃晨1袁园1王鼎玉2张清1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引起各类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耐药菌株增加,使此种细菌引起的感染较为难治。为此我们于1994年5月~1995年9月测定了12...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院肠球菌尤其是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及对氨基糖苷类抗纱与青霉素协同耐药菌株的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Vitek微生物生化鉴定和药敏实验分析仪器,对61株肠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做药敏实验。结果 粪肠球菌和屎球菌分别占总分离菌株的55.7%和44.3%,屎肠球菌对抗5生系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协同治疗肠球菌,已出现高耐药分离率,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和屎肠力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致各种感染,尤其是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天然的和后天获得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为此对本院1998年4月—1999年1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1...  相似文献   
4.
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2007年本院尿液标本中分离的各种病原菌,并对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0.31%,其次为真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萘啶酸、替卡西林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头孢西丁、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小于10%,对亚胺培南则全部敏感。结论尿路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府及时检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重组tumstatin-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质粒,建立稳定转染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K1).方法 利用重叠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从pGEM-T/STL质粒和pEGFP-C2质粒中扩增出STL-EGFP,用DNA重组技术将片段定向插入pIRESneo3质粒中,经酶切和序列验证正确后,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CHO-K1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CHO细胞系,用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检测tumstatin-EGFP的表达,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正确构建并在CHO细胞获得稳定表达,tumstatin-EGFP基因整合入细胞基因组DNA,培养液上清有融合蛋白tumstatin-EGFP的分泌,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高达95%以上.结论 成功构建了质粒PIRESneo3-STL-EGFP,获得稳定表达tumstatin-EGFP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6.
细菌L型致泌尿系感染四十一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培养系统BacT/Alert 120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BacT/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730例需氧血培养的阳性率,阳性检出时间,细菌种类以及假阳性、假阴性率.结果:730例需氧血培养分离到84株细菌,阳性率11.5%,最快阳性检出时间2小时,24小时内检出的阳性占66.7%,48小时内检出的阳性占86.9%,72小时内检出的阳性占97.6%.84株细菌分布于28个种属,假阳性率2.2%,未发现假阴性.结论:应用BacT/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提高了血培养的阳性率,缩短了培养时间,检出细菌种类多,减少污染机会,结果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主要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3年临床主要分离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共分离细菌131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分别达39%和23%;凝固酶阳性和阴性的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敏感性明显不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结论临床主要分离菌的耐药性相对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控制和减缓耐药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原核生物表达可溶性的tumstatin抗原并制备相应的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MAL-tumstatin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表达tumstatin,经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柱和Q Sepharose Fast Flow柱纯化tumstatin,以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获得抗tumstatin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对多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和效价检测。结果tumstatin蛋白表达成功。SDS-PAGE分析表明其为可溶性表达。成功获得了tumstatin纯品及兔抗tumstatin多克隆抗体。ELISA法表明多克隆抗体效价>5 000。western blot检测证明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良好。结论成功表达、纯化tumstatin蛋白,并获得高特异性、高效价兔抗tumstatin多克隆抗体,为其在临床免疫学检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