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为流动注射分析仪在测定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Flow Solution Ⅳ流动注射分析仪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进行测定,并与国标法手工测定进行比较。结果:Flow Solution Ⅳ流动注射分析仪分析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mg/L;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平均回收率在99.0—101.0%之间;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方法稳定可靠,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对方法的要求,在水质检测和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是一组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损失和经济负担。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在越来越多偏头痛患者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脑白质病变(WML),已有研究证明,偏头痛患者患WML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且有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WML发病率较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更高,其还可能是脑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二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讨论及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皮超声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颈动脉轻中度狭窄的患者120例,A组单侧斑块:A1组单侧斑块,颈动脉无狭窄;A2组颈动脉狭窄50%;A3组狭窄50%~69%;A1、A2、A3组均给予超声治疗;B组双侧斑块:B1组一侧药物治疗;B2组另一侧药物联合超声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斑块的大小。结果治疗前斑块长度、厚度与治疗后相比,A、B2组均减小,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斑块长度、厚度变化比较,B2组较A组减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1、A2、A3组治疗前后斑块大小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超声治疗可减小斑块大小,辅助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有效开展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预防与控制,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群生命质量的关键。海岛居民有着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而目前有关海岛居民群体高血压与高血脂现状分析的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选择大连市海岛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地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与高血脂的现状分析,为进一步开展海岛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海岛居民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心血管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抽取的395名≥3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学检查.结果 海岛居民血清Hs-CRP P5、P10、P25、P50、P75、P90、P95水平分别为0.01、0.02、0.05、0.11、0.24、0.43、0.83 mg/L;不同特征居民比较,不同年龄、居住年限、是否患高血压和是否有心血管病史居民Hs-CRP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岛居民血清In (Hs-CRP)与年龄(r=0.26)、体质指数(r=0.32)、腰围(r=0.30)、胆固醇(r=0.18)、甘油三酯(r=0.2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1)、空腹血糖(r=0.29)、血肌酐(r=0.11)、血尿酸(r=0.21)均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1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整其他因素后,年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和吸烟是海岛居民血清Hs-CRP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海岛居民的Hs-CRP水平受年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和吸烟的影响;控制体重、减少肥胖有利于维持血清Hs-CRP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癫痫(Epilepsy)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元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突然性、反复性和短暂性的运动、感觉、意识、精神和植物神经等功能异常的脑部疾病.一般人群的年患病率为5‰~7‰[1],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癫痫的这种同步化异常放电与神经递质、离子通道、免疫机制、神经细胞凋亡、氧化应激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等方面的改变有密切的联系.目前,癫痫主要依靠药物进行治疗,其中中药的疗效较稳定,毒副作用较小,具有潜在的优势,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萤视.本文就中药抗癫痫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L)对癫痫大鼠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组,每组各20只.雷公藤组大鼠腹腔注射TL(每日15μg/kg),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7d后,雷公藤组与模型组通过颈内皮下注射海人酸(KA)致痫,对照组则颈内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3区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kv1.1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kv1.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雷公藤组海马CA3区kv1.1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雷公藤组与对照组大鼠kv1.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L对KA致痫大鼠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TL可增加海马CA3区神经元kv1.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海马区钾通道Kv1.2蛋白表达的差异,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海人酸(KA)致痫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OST组各20只。OST组首先给予OST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0d后,OST组与模型组通过颈内皮下注射KA致痫,对照组经颈内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3区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Kv1.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Kv1.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OST组大鼠海马CA3区Kv1.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Kv1.2表达减少与KA导致大鼠痫样发作有关;OST对KA致痫大鼠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OST可增加海马CA3区神经元Kv1.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到目前为止,工程化心肌组织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为常用的人工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 目的:观察体外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补片在正常心肌组织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的生长情况。 方法: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贴壁分离筛选法进行分离、培养,选取第3代进行体外DAPI标记。制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2×106/cm2)种植于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上形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补片。培养48 h在电镜下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将补片植入到正常心肌组织和梗死后心肌组织培养5周,行病理学检查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中的存活情况。 结果与结论: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结果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支架中呈三维生长,细胞与支架黏附良好。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比观察补片植入正常心肌组织后第1周和第5周切片结果,同第1周相比,第5周的心肌组织内出现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梗死区出现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示,梗死区出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支架上贴附生长,黏附良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补片可用于心肌组织修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PFO)分流量、解剖特点与隐源性脑卒中(Cryptogenic stroke, CS)影像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20年1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隐源性脑卒中患者110例,所有患者进行头部弥散成像(Diffuse weighted imaging,DW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或头颈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动态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及心脏超声等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分别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阳性分型、cTCD确定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量及经食道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的PFO不同解剖特点,即行cTCD确定RLS量和PFO分型,TEE检查确定存在PFO及观察并测量其解剖结构,分析隐源性脑卒中的病灶分布、部位及数量是否有差异。结果 共入组110例,男64例(58.1%),平均年龄(42±11)岁,根据cTCD常规阳性和Valsalva动作阳性将PFO分为固有型组(53例)和潜在型组(57例),2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或TIA病史及ROPE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cTCD显示RLS中小量组(栓子量≤25个)50例(45.5%),大量组60例(54.5%)。TEE检查静息状态下PFO直径(1.5±1.1)mm,PFO的平均长度(9.4±2.7)mm,长隧道型(PFO长度>8 mm)52例(47.2%),有过隔血流78例(70.9%)。头DWI显示梗死灶累及前循环供血区49例(44.5%),后循环供血区36例(32.7%),前后循环供血区25例(22.7%),单侧72例(65.4%),双侧38例(34.5%),皮层15例(13.6%),皮层下14例(12.7%),深部16例(14.5%),皮层+皮层下41例(37.2%),皮层、皮层下+深部24例(21.8%),单一梗死51例(46.3%),多发梗死59例(53.6%)。PFO固有型组(53例)和PFO潜在型组(57例)脑梗死灶分布、部位和数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PFO固有型组患者脑梗死灶多见于半卵圆、侧脑室旁21例(39.6%); PFO潜在型组患者的脑梗死灶多见于脑干、小脑23例(40.3%)。中小量RLS组(栓子量≤25个,50例)和大量RLS组(栓子量>25个,60例)脑梗死灶分布、部位和数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长隧道型(>8 mm,52例)和非长隧道型(≤8 mm,26例)脑梗死灶分布、部位和数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过隔血流(32例)和有过隔血流(78例)脑梗死灶分布、部位和数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小PFO(PFO直径<2 mm)组(54例)和中大PFO(PFO直径≥2 mm)组(24例)梗死灶分布(P=0.006)和梗死灶数量(P=0.027)均有明显差异; 小PFO组患者脑梗死灶常见于前循环供血区(48.1%)、单侧(72.2%)及单一梗死灶(55.5%); 中大PFO组患者脑梗死灶以前后循环供血区(41.6%)、双侧(58.3%)、多发梗死灶(70.8%)多见。结论 小PFO组的脑梗死灶在影像学上分布以前循环供血区、单侧、单一病灶多见; 中大PFO组的脑梗死灶以前后循环供血区、双侧、多发梗死灶多见; PFO大小与PFO相关的隐源性脑卒中梗死灶的分布及数量有关。PFO固有型患者的脑梗死灶多见于前循环供血区,其中梗死部位以皮层下多见; PFO潜在型患者的脑梗死灶多见于后循环供血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