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1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经1年常规治疗无效,施行无照射预处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移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后5天为O,持续25天,第31天>05×109/L,第39天>15×109/L;血小板9天为0,持续28天,第37天>20×109/L;+45天骨髓增生活跃,各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基本正常;血清球蛋白从移植前80g/L降至29g/L;第55天IgM由原325g/L降至28g/L;第65天外周血常规恢复正常。观察9个月,各项临床及有关实验室指标均正常。结论本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施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国内首例,已获植活,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因素。方法:整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病历资料并调查母体相关因素,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有无先心病家族史可影响小儿先心病的发病率。结论:遗传因素所致的先心病患儿在整体比例中居高,医护人员必须做好预防和产前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与肿瘤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杆菌(lactobacillus)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占绝对优势的生理性细菌。这些细菌都能发酵糖类,并产生大量乳酸,因此称之为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双歧杆菌等乳酸菌与机体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对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乳酸菌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和酶,为机体提供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酸化肠道环境,抑制病原菌生长;提高宿主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保护造血器官。现已肯定,双歧杆菌等乳酸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乳酸菌在防治肿瘤方面的重要作用颇受学者们关注。研究证实,乳酸菌及其发酵的酸奶具有预防和抑制肿瘤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4.
王春霞  温柏平 《医学综述》2013,19(1):137-141
BCR-ABL融合基因可编码产生BCR-ABL融合蛋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标志,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有多种方法可对其进行检测,主要有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Western Blot印迹法、流式免疫磁珠(CBA)等检测方法。这些检测方法有的费时费力,有的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等,故在临床应用中受限。随着对BCR-ABL融合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CBA法对BCR-ABL融合蛋白的检测具有其特有的优越性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ITP疗效观察及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上以激素、脾切除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笔者对10名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进行了血浆置换治疗,作为该病治疗的一种尝试和经验积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容量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用于自体和异体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血干细胞 (PBSC)是骨髓造血重建重要的干细胞来源。由于造血恢复快 ,采集时不需全身麻醉等优点 ,PBSC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PBSCT已从自体移植进入了异体移植的临床应用阶段。干细胞的有效采集是移植的首要条件。为此 ,我们采用新型血细胞分离机 COBE Spectra采集健康供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经动员的 PBSC,初步分析了动员方案 ,采集时机与效率和移植后造血重建 ,为今后进一步广泛应用 PBSC打下基础。1 资料与方法1 .1   动员方案3名健康供者 (Allo- PBSCT供者 )分别是 3名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同胞 ,经 HLA配型符合供者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方法 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且病程大于或等于10 d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与健康儿童进行对比,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患儿组自然杀伤细胞(NK)数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9+细胞较健康儿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K细胞数值低下的儿童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及感染迁延不愈,CD19+增高的患儿除存在感染外还有变态反应存在,应加强治疗防止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研究遗传咨询儿童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分布和类型,为临床工作者及优生优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小儿遗传代谢缺陷病的检查和诊断。方法:对患儿进行取样后,主要测定血常规、尿常规分析、血气分析、血电解质等指标。结果:从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对我院收治的384例危重患儿中,共筛出遗传代谢缺陷病患儿76例。结论:利用新的技术,结合常规的检查,可以快速筛查小儿遗传代谢缺陷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6岁,于2002年12月因"不明原因消瘦,脾大"在外院诊断为CML慢性期,服用"羟基脲"治疗,脾脏回缩到左肋下不能触及,外周血WBC在正常范围.治疗半年后,渐出现脾脏增大到左肋下4 em,WBC升高至20×109/L,幼稚细胞比例增多,骨髓检查发现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粒、早幼粒细胞占50%,提示CML急粒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