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应用客观指标评估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嗓音障碍的有效性,分析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嗓音声学特征。 方法 采用言语主观功能评估将29例言语障碍患者分为重度言语障碍组(19例)和轻度言语障碍组(10例),用计算机言语测量仪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的最长声时(MPT)、最大数数能力(MCA)、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基频范围、平均强度、共振峰、下颌距和舌距的异常发生比率及其均值差异。 结果 所有患者的MPT和MCA值均存在异常,且重度组患者的MPT值[(4.37±3.89)s]明显短于轻度组[(8.22±4.03)s],MCA 值[(3.39±3.77)s]亦明显弱于轻度组[(8.56±3.24)s],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在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F2(i)以及舌距指标中存在异常情况的比率为73.68%、63.16%、73.68%和78.95%,明显高于轻度组(30.00%、30.00%、30.00%和40.00%),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言语参数测量可以有效评估脑损伤后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出现言语呼吸功能受损的现象非常普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强直性低频超强神经电刺激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为完善脑卒中后外周神经电刺激治疗参数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比较脑卒中患者和健康人群在0.5Hz低频F波检测中最初5次和最终5次超强刺激下F波次数,潜伏期和F波幅/M波幅(F/M)的变化情况。F波检测通过刺激腓骨头下腓总神经完成,记录肌肉为胫骨前肌和腓骨肌。结果:在脑卒中患者和健康人群,超强低频腓总神经电刺激前后胫骨前肌和腓骨肌F波出现次数、F/M值、潜伏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短时程非强直性低频超强周围神经电刺激不改变脑卒中患者和健康人群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在超强刺激强度下,不同刺激频率可能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产生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