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985年1月~1998年7月我院共行结肠镜检查6440例,检查出直肠癌159例,其中45岁以下直肠癌50例,现将病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在18~45岁之间,平均年龄31.5岁,年龄最小的18岁。其中40~45岁8例,占16%;29~39岁27例,占54%;29岁以下15例,占30%。症状出现至就诊最早的20天,最晚的2年。  相似文献   
2.
无痛苦胃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无痛苦胃镜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一项新技术,我院于2002年8月20日至2003年1月29日应用该技术共行胃镜检查和治疗术10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方芝  汪嵘 《首都医药》2004,11(18):32-33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乳头括约肌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的价值。方法对1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内镜下经乳头括约肌切开或扩张后碎石、取石或置胆道塑料支架ERBD治疗。结果本组126例,单发结石85例,多发结石41例,单个结石大小为4mm~4cm,取石成功率96.031/126,其中一次取石成功70例,二次取石成功29例,三次取石成功20例。6例结石巨大且硬,套取碎石困难,2例转外科手术,另4例不愿手术治疗者给予ERBD治疗,其中2例半年后再次碎石取石成功,另2例分别于9个月及1年后置换内置管,并在随访中。1例结石虽小但结石很硬且伴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结论经内镜切开取石创伤小、安全性高,诊断与治疗可同时完成,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限,减轻病人及家属负担。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3岁。因间断发作阵发性腹痛7年,加重1个月入院。脐周痛呈阵发性,疼痛每隔1h左右一次,持续10~20min,常取被动屈膝位,肌往东莨菪碱、强痛定等解痉镇痛刘效果差,间歇期无异常表现,7年间在外院多次就诊,曾以腹型癫痫治疗3年,症状有所缓解,4年前因食管多发囊肿,在胸科行食管囊肿切除术。近1个月腹痛加剧伴暗红色水样便,在当地医院以出血性休克进行抢救,后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超声微探头检查结合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来确定黏膜下肿物的起源和性质,并评价其对黏膜下肿物的价值。方法对于直径>3 cm的消化道肿物进行超声微探头探查,再选择最佳路径进行细针穿刺取检。结果16例次的黏膜下肿物穿刺活检,成功率达到100%,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微探头结合细针穿刺活检诊断黏膜下肿物是安全、有效、价廉物美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切除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内镜超声检查(EUS)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现的SMT,作EUS检查确认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病灶,以高频电切除治疗。结果包括食管肿瘤21例,胃窦肿瘤8例,胃角肿瘤1例,胃体肿瘤3例,胃底肿瘤3例,十二指肠球部肿瘤2例在内,共有38例SMT均在内镜下完全切除,过程顺利,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下切除SM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治疗,而且还可获得组织学诊断。内镜超声检查对于SMT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套扎电切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下套扎电切术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的价值,并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内镜、超声微探头探察发现45例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患者。结果 45例小平滑肌瘤中38例一次性完全切除,6例残存瘤体行二次切除,全部患者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套扎电切联合术可根治上消化道平滑肌瘤,且安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常规回肠末端检查的重要性,提高末端回肠病变的检出率和正确诊断率。方法:用变焦放大电子结肠镜联合喷洒靛胭脂染色对282例回肠末端行常规形态观察及组织学研究。结果:经放大结肠镜局部喷洒靛胭脂检出67例末端回肠病变。结论:用放大电子结肠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常规检查回肠末端黏膜,可提高末端回肠病变的检出率,减少漏出率,特别对微小病变的检出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升结肠倒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肠镜检查作为目前一种日趋普及的检查技术,有助于明确肠道疾病的诊断,并于内镜下进行治疗。倒镜技术是结肠镜检查中一种特殊的检查方法,目前,在上消化道检查中应用很普及(尤其是始于胃窦部的低位倒镜法),在下消化道检查中比较普及的是直肠壶腹部位的倒镜技术,但在升结肠检查中尚未普及。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升结肠倒镜技术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晶  陈星  汪嵘  侯波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0):1086-1087
结肠气囊肿(pneumatosis cystoids intestinalis,PCI)是肠道少见疾病,以黏膜下或浆膜下有气囊肿形成为特征.在诊断上没有特异性的组织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或体格检查,主要依靠影像学与消化内镜检查[1].对于有症状的确诊病例应该积极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加重,避免肠梗阻、气腹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