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免疫斑点试验(T-SPOT. TB)和结核菌素试验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医院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的骨关节结核患者94例,以及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骨外科收治的手术治疗的骨关节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与T-SPOT. TB,对比2种方法的诊断效用。结果结核菌素试验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46.81%、98.00%、97.78%、49.49%、64.58%,TSPOT. TB则为93.62%、100.00%、100.00%、89.29%、95.83%,结核菌素试验敏感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低于T-SPOT. TB及2种方法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出现6例漏诊,均为早期脊柱结核病,表现为空洞形成,未见脊柱神经缺损。结核菌素试验出现1例误诊,50例漏诊,漏诊者主要病情相对较轻,伴风湿关节病等免疫疾病的患者。结论 TSPOT. TB是诊断骨关节结核病的理想方法,但存在干扰因素,需合理应用,结核菌素试验操作简单,尽管敏感性不足,但在结核病筛查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截骨延长成骨过程中联合应用BMP-2和BMP-7对成骨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0只,完全随机分为三组。A组作为对照组正常牵拉不做其他处理;B组在截骨后于截骨处加入rhBMP-2药片;C组在截骨后于截骨处加入rhBMP-2药片,7 d后在延长区经皮注射rhBMP-7溶解液。在术后第7天、第38天分别拍摄三组模型的右侧胫骨全长X线片;术后38 d取三组标本分别测量三组延长区及远近截骨端的骨密度;将取下的三组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术后第38天X线观察:A组见截骨两端形成一定量的骨组织,延长区的骨痂影密度低,有透亮区;B组延长区新生骨组织较为均匀,可见骨折线;C组骨延长区形成的骨组织影密度高于其他两组,未见明显骨折线。使用SPSS 17.0软件对各组的骨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B、C组的骨密度测定值明显高于A组(P<0.05),C组骨密度测定值优于B组(P<0.05);术后第38天HE染色:A组骨小梁内骨细胞稀少,B、C组骨小梁密度体积增大明显,骨痂向骨性骨痂改建明显,髓腔再通。结论BMP-2能促进兔胫骨牵张成骨的形成和愈合;BMP-7可加快启动软骨内成骨,使软骨内成骨时间提前,联合应用BMP-2和BMP-7比单纯应用BMP-2可更快速地形成新的骨组织,二者在成骨上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