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1.
腰椎小关节退变是腰椎退变的重要表现之一 ,也是引起患者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1933年Ghormley把椎小关节退变伴腰腿痛命名为椎小关节综合征[1~3]。但在临床工作中常被忽略 ,有关的文献报道也较少。本文收集了120例有腰椎小关节退变CT表现的病例 ,回顾性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材料2002年1~6月120例病例中 ,男57例 ,女63例 ;年龄19~81岁 ,平均49.6岁。其中40岁以上者96例 ,占80 % ;50岁以上者62例 ,占51.7%。1.2主要临床表现腰、骶部疼痛伴单或双下肢放射痛或麻木 ,弯腰受限 ,可有间歇性跛行。体检 :腰、骶部压痛 ,骶棘肌紧张 ,…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双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的动脉期、静脉期以及双期联合应用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小肝癌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增强动脉期于造影剂注射后25~30s开始扫描,静脉期于65~70s开始扫描,造影剂注射速率为2.5~3.0ml/s,用量70~85ml。结果27例小肝癌共发现34个结节病灶。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动静脉双期的检出率分别为70%、91%、79%、94%,经统计学分析,动脉期和动静脉双期的检出率较平扫和静脉期高(Ρ<0.05),动脉期和动静脉双期间、平扫和静脉期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Ρ>0.05)。65%(22/34)的小肝癌动脉期呈均匀高密度,与同期肝组织比较,CT值平均增加25.9±14.4HU;23%(8/34)呈不均匀高密度。79%静脉期呈低密度,与同期肝组织比较,CT值平均减少18.7±8.9HU;21%(7/34)为等密度。双期扫描的定性准确率为97%(31/32)。结论螺旋CT动、静脉双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胸部CT检查前,护理干预患者手臂上举姿势,降低其受照X线辐射剂量的可行性以及效果评价。方法 60例因临床指证需要行胸部CT检查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专业健康教育组(实验组)和常规健康教育组(对照组)两组,分别按两种模式对患者实施宣教。实验组强化实施胸部CT检查时手臂上举姿势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而不干预手臂上举姿势。选择4个代表性解剖层面,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评价两组CT横断面图像质量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胸部检查时,CT扫描仪测量的辐射剂量指标(CTDI、DLP、ED,mAs)。结果 两组各解剖层面的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整体辐射剂量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对照组的平均有效剂量是3.37 mSv,而实验组的辐射剂量比对照组降低约17%。减少的辐射剂量主要来自于上肺野,两组上肺野解剖平面(胸骨切迹平面、主动脉弓平面)的实测等效mAs有统计学差异,中、下肺野解剖平面(气管分叉平面、右下肺静脉平面)的实测等效mAs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实施专业健康教育指导来强化胸部CT检查时的手臂上举姿势,宣教简便易行,患者依从性高,不但可保证胸部CT检查的图像质量,而且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受照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诊断(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CT对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腰椎小关节进行CT扫描,采用骨窗+软组织窗进行观察。结果: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骨性关节面增生硬化60例,凹凸不平22例,模糊10例,中断22例,消失5例。关节间隙变窄11例,消失4例,宽窄不均4例,增宽4例,真空征19例,关节腔内游离体4例。小关节变尖11例,骨赘形成44例,骨质增生硬化13例,肥大畸形7例,骨质结构紊乱9例,骨质疏松53例,骨质囊变32例。小关节脱位或对合不良5例,关节囊钙化36例,黄韧带钙化25例,椎间孔变窄5例,侧隐窝变窄3例。结论:CT薄层扫描,骨窗和软组织窗同时观察是提高腰椎小关节退变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