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助产配合体位指导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180例住院产妇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进行全程陪伴助产配合体位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方式。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总产程、对助产士满意度、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产妇对助产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助产配合体位指导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125I粒籽植入治疗过程中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并对其辐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提出合理化的辐射防护建议。方法 本次用于场所防护检测采用100粒单粒活度为0.8 mCi的125I粒籽源;单粒125I粒籽源周围剂量当量率研究采用的单粒粒籽源出厂活度为0.85 mCi;采用点源模型对不同分工的医务人员受照剂量进行理论计算;同时使用TLD对单粒125I粒籽源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测量,使用AT1121型X、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对场所进行布点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医务人员的受照剂量。结果 术前分装人员,在佩戴0.025 mmPb铅防护手套的情况下手部剂量将降低为5.02 mGy/a;术中手术人员手部剂量将降低为3.01 mGy/a;对于术后护理人员而言,100粒粒籽源在植入深度为2 cm,穿戴0.25 mmPb铅衣的情况下,年受照剂量将降低为0.013 mGy/a。单粒125I粒籽源周围剂量当量率测量结果表明距离源30 cm以外基本为本底水平。针对单粒粒子源周围剂量率分布,使用点源模型以及TLD实验测量结果表明,点源模型计算结果较TLD实验测量结果较大,距离越近,相差越大;距离越远两者结果越接近。对于治疗场所而言,使用点源模型以及实验测量结果表明,点源模型较实测结果较大。结论 针对单粒125I粒籽源,距离较近时需看作线源,而非点源,因此在距离较近时,点源计算模型较实测结果较大;随着距离的增加,点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越来越接近。建议分装、手术人员、护理病患的护士穿戴防护用品;放射性粒籽植入的患者在手术后穿戴铅围裙或在手术部位覆盖铅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了解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择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1例,并分别按血糖控制情况和年龄分组:以糖化血红蛋白(Hb A1c)7%为分界点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 A1c≤7%)35例与血糖控制不良组(Hb A1c﹥7%)46例;按年龄分为〈45岁17例、45~60岁30例、﹥60岁34例分为三组。以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81例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11.66±6.90)ng/ml较对照组(14.69±3.54)ng/ml明显下降(P〈0.05);血糖控制不良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9.44±4.19)ng/ml低于血糖控制良好患者(14.59±8.56)ng/ml(P〈0.05);年龄〈45岁、45~60岁、﹥60岁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15.75±10.54)、(10.96±4.42)和(10.24±5.77)ng/ml,随年龄增大而降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年龄大、血糖控制差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配合分期运动疗法治疗Bell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Bell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分期针刺配合分期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10d为一疗程,休息2d后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采用H—B分级法进行疗效对比,治疗后6个月对治疗患者进行随访,进行后遗症及并发症对比。结果:两组在总体疗效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愈、显效、缩短病程及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针刺配合分期运动治疗Bell麻痹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猪釉质蛋白多克隆抗体,为釉原蛋白的检测提供条件。方法 选择1月龄乳猪,分离埋于上下颌骨内的牙胚,刮取牙胚表面干酪样尚未完全矿化的釉质基质,通过盐酸胍抽提及SephadexG-200柱层析分离纯化猪发育期牙胚釉原蛋白,联合免疫家兔,抗血清经DE-52纤维素纯化,并经ELISA测定抗体效价。结果  SDS-PAGE电泳结果发现采用SephadexG-200葡聚糖凝胶过滤能达到较为理想的釉原蛋白分离纯化效果,用所提纯的猪釉原蛋白免疫家兔,成功地制得兔抗猪釉原蛋白抗血清,抗血清稀释达1∶32 000时,采用ELISA法仍有明显的抗原抗体反应。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得到抗釉原蛋白多克隆抗体,为釉原蛋白的检测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广东牙病防治》杂志优秀论文及积极荐稿荐订者奖已评出。名单如下 :优秀论文 :朱志军 (江苏 )  蔡一雯 (广东 )  赵华婷 (广州 )  陈发明 (山东 )  雷 芳 (湖北 )  穆 静 (珠海 )殷春一 (四川 )  邬继东 (浙江 )积极荐稿订稿奖井庆泉 (山东 )  景向东 (广州 )  刘 琪 (贵州 )  孙海花 (山东 )  林 侠 (辽宁 )  林松柏 (湖北 )李存荣 (上海 )  张振亮 (浙江 )  梁荣奇 (广西 )  徐树生 (广东 )  许有存 (广东 )  马丽辉 (辽宁 )廖 平 (贵州 )  杨卫红 (广东 )  罗志晓 (湖北 )  于 飞…  相似文献   
7.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与骨质吸收相关。本实验对40例成人牙周炎(AP)患者及40例牙周健康者口腔内及外周血循环中中性粒细胞(PMNs)细胞TNF-α及IL-1β的产生做一对照研究。将分离得到的口腔内及外周血循环中PMNs分别在有或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GM-CSF)条件下培养,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法对两种细胞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细胞部分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0.5%聚维酮碘龈下冲洗后龈下微生物组成的变化,并与0.5%洗 民太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11例,共计45颗患牙,牙周袋深≥4mm。将含有患牙的下不同象限随机分组,分别采用:(1)0.5%PVP-I;(2)0.5%洗必太(CH);(3)0.9%生理盐水5ml进行一次性龈下冲洗。冲洗前及冲洗后24小时分别采集龈下菌斑行刚果红染色涂片,高倍视野下观察龈下微生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间断助产护理对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产科收治的产妇98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观察组产妇接受不间断助产护理,对照组则为同期未接受不间断助产护理模式产妇。观察2组产妇分娩情况、产妇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分娩前后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1. 8%明显高于对照组77. 6%(P 0. 05),总产程时间(364. 19±20. 13) min低于对照组(432. 78±23. 52) min,(P 0. 05),术中出血量(251. 86±53. 63) m L低于对照组(380. 93±50. 45) m L,(P 0. 05);观察组产妇术后产褥病、感染及产后出血均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窒息数及巨大儿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自我效能评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不间断助产护理能够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产妇自我效能水平,是一项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97例,将在康复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设为治疗组,在中医科接受治疗的患者97例设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传统中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规范化康复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6d,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2组患者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FMB)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定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除FMA评分外,其NIHSS、FMB和MB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NIHSS、FMA、FMB和MBI评分分别为(4.61±3.83)分、(49.29±25.40)分、(10.00±3.66)分和(60.75±20.05)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规范化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