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Kümmell'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7月至2014年2月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21例,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61~82岁,平均69.2岁。测量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侧位X线片病椎椎体高度变化及Cobb角变化,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结果 21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VAS评分、病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是治疗无神经压迫损伤Kümmell's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掌指骨骨折几种内固定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部骨折后功能恢复的优劣除与损伤程度,组织修复情况有关,还与手术内固定的选择关系密切。我院1988~1998年间手术治疗掌指骨骨折98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98例掌指骨骨折病例手术内固定治疗,其手术指征为:1,不稳定性掌指骨骨折或功能位不能保持良好复位...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9年5月到2000年6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7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0月至2011年6月关节镜下治疗并获1年以上随访的42例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关节镜下钢丝、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标准分型均为Ⅱ型或Ⅲ型。其中12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空心螺钉组),14例采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缝线组),16例采用钢丝固定(钢丝组)。术后定期随访,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判断患肢整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无伤口感染、关节内黏连、疼痛、不稳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膝活动度与健侧相同。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比较术后三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和IKDC2000评分,采用Lachman试验评估关节稳定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丝、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生活和劳动中,人们常因抬重物、姿势不正确、或长时间一种姿势而发生急性腰扭伤致腰痛,症状重,多影响患者生活、工作质量。约60%~80%的成人有患病史,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1,2]。而腰肌劳损、椎间盘病变、椎间关节病变等可使急性腰扭伤容易和反复发生[3]。2011年10月~2012年6月,采用口服恒古骨伤愈合剂和休息的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单纯休息作为对照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a Spine System,GSS)复位固定加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对86例中重度以及极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GSS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并经椎弓根对复位后的"蛋壳样"伤椎体内植入同种异体骨。结果:中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的70例经GSS复位固定后,椎体高度完全恢复,椎管占位完全消失,极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的16例,术中复位时椎体高度大部分恢复,但椎管占位不能完全消除。结论:GSS复位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椎体增强术治疗中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恢复伤椎高度,消除椎管占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开放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若干问题(附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性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伤情复杂,死亡率高。我们总结了25例开放性骨盆骨折的病例,提出这类损伤有五种类型,认为开放性骨盆骨折—会阴撕裂伤是最常见、最典型的一种。文章强调开放性骨盆骨折的严重性,着重讨论开放性骨盆骨折出血的处理及预防化脓性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胸椎结核经前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是常用的修复方案,已沿用数十年,但存在创伤大、切除肋骨、减压不彻底、胸腹腔干扰大、术后疼痛、气胸、胸腔及肺部感染等不足。目的:观察钛网自体骨植骨融合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修复胸椎结核,重建脊柱生理曲度及稳定性的随访结果。方法:对32例胸椎结核患者采用后路椎体切除病灶清除,充分解除脊髓压迫,植入钛网自体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取后正中切口,应至少包括病变部位头、尾侧各2节脊椎,暴露双侧椎板至小关节外侧及肋骨近端1.0-2.0 cm,并与病椎头、尾侧脊椎双侧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头、尾侧各2对,一侧固定。在另一侧病椎及下一椎切除一侧椎板、关节突、肋骨头,肋骨切除约1 cm,游离神经根,椎管减压,注意保护脊髓及神经根,吸出椎旁脓肿中脓液。切除椎弓根,受累椎间盘,椎体病灶,直至椎体病灶边缘组织外观正常,无死骨,无结核物质及肉芽组织,椎体破坏严重,两侧椎旁脓肿流注节段较多,经一侧病灶不能清除干净的部分患者,减压侧连接钉棒,以保持病变椎体切除时椎体的暂时稳定。同法从另一侧彻底清除同侧病灶,完全游离硬脊膜,反复冲洗。观察患者的植骨融合时间、骨折愈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与结论:随访12-38个月,全部患者于治疗后11-19个月(平均16.3个月)植骨融合,脊柱后凸畸形获得70%-100%(平均86%)矫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未出现复发及内固定失效病例。提示Ⅰ期经后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修复胸椎结核,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创伤小,畸形矫正,植骨融合满意等优点,是修复胸椎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安全显露和处理T2、T3椎体的理想前入路方式。 方法 对30例(6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标本采用劈胸骨柄同时锁骨部分切断术模拟脊柱T2、T3椎体前入路手术。在该入路中,寻找不同的间隙,暴露可能的椎体节段。 结果 将左颈动脉鞘(左颈总动脉、左颈内静脉、左迷走神经及其颈心支)、左锁骨下动脉、胸导管、颈交感干及左纵隔胸膜一起向外侧牵拉,向内侧牵拉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及其分支,向下牵拉左头臂静脉的方式,30例标本均能清楚的显露T1上缘至T3下缘,部分(6例)可达T4中部。 结论 劈胸骨柄和锁骨部分切断入路中,可找到一种显露和处理 T2、T3椎体的安全间隙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立  段洪  张启 《云南医药》2010,(6):616-618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因球囊扩张后在椎体内产生空腔,压力降低,并使松质骨向四周挤压更为致密,使注入骨水泥后渗漏率大幅减低,安全性高。已逐渐成为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和椎体肿瘤的重要方法。我院3年来对7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例多发骨髓瘤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