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5 m L溶于0.9%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患肢膝上差、膝下差、静脉血流速度、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膝上差、膝下差、FIB均显著降低,患侧血流速度、APTT、PT、TT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胫骨远端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Baird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优良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MIPPO与LCP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相比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愈合快,且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主动运动疗法治疗膨出型及疝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don分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2月至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0例,按照Fardon分型分为膨出组(n=20)和疝出组(n=20)。对所有患者行主动运动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8周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等速肌力评定(单位体重峰力矩、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及末次改良Macnab评定。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04±0.07)周。均无不良事件发生,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膨出组与疝出组在VAS、JOA评分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JOA评分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051,F=92.571,P<0.05);膨出组在各时间点的单位体重峰力矩均高于疝出组,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单位体重峰力矩均逐渐升高(P<0.05),治疗前膨出组屈/伸峰力矩比值低于疝出组,治疗后8周膨出组高于疝出组(P<0.05)。1周后两组的屈/伸峰力矩比值均降至正常范围(P<0.05),之后各个时间点屈/伸峰力矩比值保持相对稳定。末次随访时,膨出组患者的改良Macnab评定优良率(80%)低于疝出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00,P<0.05)。结论主动运动疗法对膨出型及疝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don分型)的大部分患者有较好效果,在治疗早期腰背部伸肌力量、屈伸肌平衡性及症状改善方面,疝出组效果优于膨出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诺肝素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术后3周,比较组间DVT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DVT发生率分别为5.0%和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等凝血功能指标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7.4±6.5)s vs.(28.5±7.6)s,(12.6±2.7)s vs.(12.8±2.5)s,(18.3±4.0)s vs.(18.1±3.8)s,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能够有效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形成,降低DVT发生率,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掌侧锁定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46例(53侧)采用掌侧锁定板治疗,对照组49例(55侧)单纯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均获得随访。2组间A型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B型、C型骨折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掌侧锁定板能够有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尤其是对B型、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牢固把持骨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36批何首乌药材质量的HPLC指纹图谱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评价何首乌药材质量优劣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LiChro CART C18柱(4 mm×250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亦梯度变化,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数据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结果测定了36批何首乌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了36批药材的总共有模式,计算得到各批药材的相似度,其中30批药材的相似度介于0.859 7~0.998 2,6批药材介于0.328 2~0.471 5。结论以相似度0.85为界,大于0.85认定为合格药材,小于0.85为不合格药材。本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根据药典标准的划分结果一致,但更合理、直观、可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冯阳阳  刘向栋  武政  路喻清 《海南医学》2016,(13):2201-2203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成人胫骨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共9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钢板接骨术,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于术后1 d开始,1次/d,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区骨密度水平及临床疗效;应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1例,实际完成47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5.14±0.59)个月和(4.20±0.49)个月,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04±0.71)个月和(5.07±0.57)个月,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分别为(0.546±0.059) g/cm2和(0.734±0.078) 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21±0.052) g/cm2和(0.506±0.055) g/cm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钢板接骨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成人胫骨骨折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和疼痛消除,提高骨折区骨密度和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和髓芯减压术治疗创伤等导致的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和髓芯减压术治疗组,其中体外冲击波治疗组69例(79髋),髓芯减压术治疗组63例(82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利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记录股骨头生存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80~113个月随访,平均96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随访时间及治疗前VAS评分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均显著优于髓芯减压术治疗组(P0.05);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髓芯减压术治疗组(P0.05);体外冲击波治疗组的总优良率为82.28%,显著高于髓芯减压术治疗组60.98%(P0.05);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患者股骨头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髓芯减压术治疗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和髓芯减压术治疗创伤等导致的早期股骨头坏死均能取得一定的远期临床疗效。体外冲击波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优于髓芯减压术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指拨经络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5例,通过指拨经络按摩手法进行治疗。结论:指拨经络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6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没发现有骨折不愈合及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剂肱骨头坏死现象。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