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通过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所产生的焦虑情绪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ICU病房的92例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位患者1位家属来选择,家属是指患者的直系家属,如父母、儿女、配偶等,患者家属年龄在18~70岁之间,并且一直对患者进行探视,且探视时间超过3天。92例患者家属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家属均为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护理干预。在对两组患者家属经过护理后,比较家属的焦虑情绪和对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在SAS上小于对照组,并且在护理满意度上要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护理效果更优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患者术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SCCI患者105例,根据患者术后CI发生情况分为CI组14例和非CI组91例。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血清PTX3、IMA水平,分析二者与SCCI患者术后CI的关系。结果CI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PTX3、IMA水平高于非CI组(t=6.959,U=5.028,t=8.152,P均<0.01);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血清PTX3与IMA水平呈正相关(r=0.276,P=0.013);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NSE、PTX3、IMA过表达均是SCCI患者术后CI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3.629(1.733~7.599)、41.318(2.064~826.973)、7.902(1.096~56.960),P均<0.05];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PTX3、IMA cut-off值分别为7.57μg/L、43.33 U/ml时,二者单独及联合预测SCCI患者术后CI发生的AUC分别为0.876、0.845、0.921。结论血清PTX3、IMA过表达可能提示SCCI患者术后CI发生高风险,早期监测对预测术后脑梗死风险及指导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RRT治疗,根据入院时间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集束化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堵管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8d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行CRRT治疗能缓解病情,集束化护理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主动脉夹层是指在主动脉中层发生撕裂后,血液在撕裂层中流动,原有的主动脉腔称真腔,真假腔之间由内膜中层分隔,并有一个或数个破口相通~([1])。病人术前以疼痛、休克、左心功能不全及组织灌注不良为主要特征。该病是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其手术风险高于一般心脏手术~([2])。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ICU患者98例,其中发生AAD者35例为AAD组,未发生AAD者63例为非AAD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ICU患者发生AAD的危险因素。结果 98例ICU患者中AAD发生率为35.71%;AAD组患者年龄[(62.06±23.44)岁]大于非AAD组[(48.03±20.61)岁](P0.05),男性、高血压比率(82.86%、48.57%)高于非AAD组(57.14%、20.63%)(P0.05),ICU住院时间[(18.77±10.85)d]和抗生素使用时间[(14.60±7.85)d]长于非AAD组[(12.49±8.48)、(9.76±5.63)d](P0.05),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比率(84.62%)高于非AAD组(60.42%)(P0.05),糖尿病比率、肠外营养、益生菌、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比率及入ICU时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非A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OR=3.276,95%CI:1.041~10.310,P=0.043)、联合应用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OR=3.034,95%CI:1.047~8.788,P=0.041)是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发生AAD时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长,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或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可能增加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ICU患者发生AAD的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