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约占皮肤恶性肿瘤第三位,占全部肿瘤的3%,因其持续增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恶性黑色素瘤以成年人好发,常位于暴露部位如足跟、足趾,甲下等,其次为黏膜处,如直肠、肛门、鼻咽部、眼部,但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较为罕见[1-2]。现报告1例胃十二指肠、肺及肾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9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肠息肉患者,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无痛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普通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无痛组,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无痛组,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对照组,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7%(5/3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创面愈合率与复发率分别为96.7%(29/30)、6.7%(2/30),均优于对照组的86.6%(26/30)、20%(6/30),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院通过内镜对食管异常病灶进行染色,并对其行目标靶性灶进行活检,发现能明显提高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发现率。本对110例食管肉眼异常灶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舒适护理模式对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舒适护理模式护理.结果:两组术后72h内疼痛发生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护理可以减轻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增加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从而有利于保持良好护患关系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调查艾滋病患者身心状态,为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2014年我院门诊抽血检查HIV阳性的患者44例,采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以了解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较国内常模低(P0.01)。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及鼓励家属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痛理念对泌尿外科门诊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100例泌尿外科门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痛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2 h舒适度、术后留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30 min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h、术后1.5 h和术后2 h 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生理舒适评分、心理舒适评分和舒适度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留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理念可减轻泌尿外科门诊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舒适度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规律排便的系统训练方法。方法将结肠造口康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系统的规律排便训练方法,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和恢复规律排便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而恢复规律排便的时间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进行规律排便功能训练明显改善患者排便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对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对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 FACES Ⅱ - CV)作为测评工具,以患者对自己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现状的实际感受评定计分进行分组,选取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55分的患者35例为高分组,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55分的患者45例为低分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 74)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高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低分组,两者比较(P<0.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成正相关.结论 护理中应注意患者对家庭亲密度的感受,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家属开展社会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提高肾病性晕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103例,随机分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予一般健康教育,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1个月和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对晕厥跌倒知识掌握程度,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晕厥跌倒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肾病晕厥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提高预见性自我护理能力及采取适当行为,减少因晕厥跌倒带来的不必要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