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组患者75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2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正常对照组6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冠心病患者PAPP-A和ox-LDL水平。结果PAP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包括AMI、UAP)浓度较SAP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偏高(P<0.05);ox-LDL在冠心病组中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且在AMI、UAP、SAP各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氟伐他汀治疗后冠心病患者PAPP-A和ox-LDL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PAPP-A与ox-LDL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氟伐他汀治疗后冠心病患者PAPP-A和ox-LDL浓度降低,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来发挥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笔者近期安置1例ICD,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心绞痛患者30例、心肌梗死患者20例和20例正常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intracellularcelladhesionmolecule-1,sICAM-1)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sICAM-1(ng/L)在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水平分别为(31.77±4.68),(22.07±1.79)和(18.04±1.25),HCY(μmol/L)在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水平分别为(23.76±8.67),(18.84±2.80)和(10.11±2.31),冠心病患者血中HCY和sICAM-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956~5.636,P<0.01),其中sICAM-1在心肌梗死组血中最高,有统计学差异(t=2.956,5.636,P<0.01),HCY水平在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组无统计学差异(t=1.856,P>0.01)。②HCY和sICAM-1无相关性(t=1.953,1.543,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引起内皮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尚有其他因素参与内皮损伤及AS形成。  相似文献   
5.
国内近14年主动脉夹层文献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国内近14年来有关主动脉夹层的研究状况,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检索1994-2007年中国知网(CNKI)中题名包含主动脉夹层的所有文献,统计分析历年文献数量、文献类型、内容、作者科室及所在单位级别。结果:1994-2007年中国知网中题名包含主动脉夹层的文献共有2207篇。1999年之前文献数量较少,1994年为53篇,自2000年始文献数量显著增多,尤其是2006年达到350篇。文献类型早期以个案报道为主,近年来论著比例明显增多,但综述数量没有明显变化。文献内容中临床研究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其所占比例却呈下降趋势;护理研究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辅助检查的数量近年来也有所增加;基础研究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始终均较少,2005年最多也仅有10篇(3.3%)。文献作者几乎遍布所有科室,以心内科、胸外科、放射影像科(包括B超室)多见,3者之和达70%以上。文献作者所在单位级别主要集中在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及市级医院,近年来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文献数量也有所增多。结论:近14年来国内对主动脉夹层疾病的诊治工作成效显著,主动脉夹层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但对其发病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尚不足,仍需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2009年4月我院41例AMI患者的急诊PCI资料。结果:41例AMI患者,急诊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39例(即时成功率95.1%),开通IRA者中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4.9%),总成功率90.2%。结论: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急诊P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柏庆利  何国平 《心脏杂志》2004,16(4):365-366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 (L DL )氧化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 (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老年冠心病患者 6 5例(心绞痛患者 37例、心肌梗死患者 2 8例 )和正常老年人 2 2例 ,检测其血清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抗体 (OX-L DL - Ab)滴度。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 OX- L DL - Ab滴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其中心肌梗死组最高。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体内低密度脂蛋白 (L DL )氧化修饰增加 ,促进 AS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electin).vonWillebrand因子(vWF)在冠心病中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和20例心肌梗死患者(AMI)血中ICAM-1、P-selectin、vWF的表达。结果冠心病患者血中ICAM-1、P-selectin和vWF的表达较正常组增高,且在UA组中的表达高于SA组,AMI组的表达高于UA组。除P-selectin在SA组与正常组间差别不显著外,其余均差异显著(P<0.01)。ICAM-1和vWF在SA、UA及AMI组均呈正相关。结论ICAM-1、P-selectin和vWF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有不同的增加,表明它们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柏庆利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286-3287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心绞痛患者30例、心肌梗死患者20例和20例正常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rae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sICA-1(ng/L)在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水平分别为(31.77&;#177;4.68),(22.07&;#177;1.79)和(18.04&;#177;1.25),HCY(μmol/L)在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水平分别为(23.76&;#177;8.67)。(18.84&;#177;2.80)和(10.11&;#177;2.31),冠心病患者血中HCY和sICAM-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956~5.636,P&;lt;O.01),其中sICAM-1在心肌梗死组血中最高,有统计学差异t=2.956-5.636,P&;lt;O.01),HCY水平在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组无统计学差异(t=1.856,|p&;gt;O.01)。②HCY和sICAM-1无相关性(1=1.953,1.543,P&;gt;O.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引起内皮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尚有其他因素参与内皮损伤及AS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皮损伤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检测60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35例心绞痛患者、25例心肌梗死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sICAM-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最高。结论:内皮损伤促进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