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其中以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更大.虽然CT和MRI对脑梗死的确诊有决定性意义.但设备昂贵.难于在中小型医院普及和开展.更重要的是CT和MRI不能对脑梗死进行区分,然后指导临床治疗。我们对我院的106例脑梗死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试.发现这些指标对脑梗死区分有一定意义.现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脑梗死患者和脑梗死应激性血糖增高组患者。结果:血糖增高脑梗死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脑梗死应激性血糖增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应激性血糖增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化血红蛋白(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糖增高脑梗死组糖化血红蛋白与一般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激性组与一般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增高脑梗死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脑梗死应激性血糖增高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区分血糖增高脑梗死和脑梗死应激性血糖增高这二种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对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患者,将其分为脑梗死组、脑出血组、一般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试糖化血红蛋白和D-二聚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的D-二聚体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升高(P〈0.01),与脑出血组的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比较,D-二聚体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通过测定D-二聚体和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对临床表现易混淆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疾病区别开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射线激发Cu-Cy介导的光动力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100 mg/L)Cu-Cy联合或不联合低剂量X线照射处理SW620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并光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活性;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 V FIFC/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自噬相关蛋白LC3B、P62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对照SW620细胞(0 mg/L Cu-Cy,无X线照射),Cu-Cy联合X线照射处理的SW620细胞生长活性明显降低,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部分P0.05),且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Bax与LC3B-II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与P6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细胞内自噬体增多;单纯X射线照射和单加Cu-Cy处理的SW620细胞以上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X线激发Cu-Cy介导的光动力能有效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体外生长活性,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寒湿型LDH病人13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牵引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6周。比较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和血清疼痛介质、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病人VAS评分、OD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增加(P < 0.01),且观察组VAS评分、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5-羟色胺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腰腿疼痛、遇寒痛增、屈伸不利、麻木发凉、夜间疼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59/65),高于对照组的77.78%(50/65)(P < 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能有效改善寒湿型LDH腰腿痛症状,提高短期疗效,可能与麻黄附子细辛汤降低炎症反应及疼痛介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卟啉(protoporphyrin IX,PpIX)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杀伤和促凋亡作 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0,0.5,1,2,4,8,12 μg/mL的PpIX处理后给予0,5,10 J/cm2光照,用细胞增殖检测试 剂盒(cell counting kit 8,CCK8)检测HCT116细胞存活率。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空白对照组、单光 照组、单PpIX组、光动力组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ROS 试剂盒及流式细胞术检测ROS的产量变化。结果:相同的光照剂量时,细胞存活率随着PpIX剂量增大而逐渐降低 (P<0.05)。相同的光敏剂浓度(<12 μg/mL)时,细胞存活率随着光照剂量的增强而降低(P<0.05)。Hoechst 33342染色发 现光动力组凋亡细胞相比其他3组高。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光动力组的HCT116细胞凋亡率、ROS产量均高于其他3组 (P<0.05)。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光动力组bax,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PpIX介导 的光动力疗法能促使HCT116细胞凋亡,ROS含量提高,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通过多因素综合作用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清蛋白、尿N-乙酰-8-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各项指标间的关系及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住院和专科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体检确认为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尿NAG、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的结果及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将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分为低值组(HbAlc〈6.9)、中值组(HbAlc7%~10%)、高值组(HbAlc〉10%),探讨各相邻组间的各测定项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尿NAG、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增高,尿微量清蛋白随之增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P〈0.01),两项指标各相邻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尿NAG随之增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P〈0.01),两项指标各相邻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可增加尿微量清蛋白的排出、尿NAG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表现,以便早期诊断,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方法对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典型,年龄越小症状体征越不明显;(2)由于受年龄小等因素的限制,新生儿肺炎病原学诊断困难,且有假阳性,容易导致过度治疗或漏诊;(3)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不可少的手段。结论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不典型,需结合临床表现、肺部体征、微生物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早诊断并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预防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其中以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更大.虽然CT和MRI对脑梗死的确诊有决定性意义.但设备昂贵.难于在中小型医院普及和开展.更重要的是CT和MRI不能对脑梗死进行区分,然后指导临床治疗。我们对我院的106例脑梗死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试.发现这些指标对脑梗死区分有一定意义.现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20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生性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通过对120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项目在糖尿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由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反映的血糖控制水平不同,它们对糖尿病的诊断和预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