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开远市结婚登记人群预防HIV平行传播和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结婚登记人群HIV/AIDS的流行情况,为开展新婚夫妇HIV/AIDS预防和阻断工作提供有效方法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结婚登记人群自愿检测HIV抗体有2532例,确认HIV抗体阳性28例,感染率为11.1‰。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人群HI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1~40岁年龄组、男性、再婚者、经商人员、无业人员的HIV抗体阳性率居高。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静脉吸毒暴露者、不洁性行为暴露者感染HIV的危险度分别是其相对应非暴露者的114.091倍和109.087倍。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婚登记人群HIV/AIDS感染与婚姻状况、静脉吸毒史、不洁性行为史呈正相关,与性别、文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结婚登记人群HIV/AIDS疫情呈散发,HIV在夫妻和母婴之间传播的可能性大,建议积极开展结婚登记人群HIV/AIDS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并建立法制化婚检制度。通过此项研究掌握了结婚登记人群HIV的感染率;通过干预,女性感染者对生育或不生育有了选择权;降低了目标人群HIV抗体阳性配偶间平行传播;降低了孕产妇HIV的感染和阳性孕产妇选择不生育,从而降低了HIV的母婴垂直传播;提高了HIV的母婴阻断率;提高了目标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普及率和行为形成率。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开远市3至12岁儿童盲和低视力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防盲和初级眼保健十年工作规划要求,云南省开远市被列为创建防盲先进市之一,为准确掌握全市人群盲和低视力分布情况,以制定防治对策,1996年6月至1997年4月我们普查了开远市辖区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情况,并针对3~12岁儿童盲和低视力分布情况的普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开远市阻断母婴传播项目筛查出的12例HIV阳性孕妇进行的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探索HIV阳性孕妇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结果 病例组各项高危行为的发生比例均高于对照(p≤0.0012),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HIV阳性孕妇的危险因素为静脉吸毒和配偶或性伴有相关高危行为。结论 采用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HIV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间接复位、经皮前后螺钉和直接复位、后前螺钉两种方式固定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后踝骨折空心螺钉固定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前后螺钉组(26例)和后前螺钉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螺钉位置不良的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前后螺钉组螺钉位置不良发生率为23.08%(6/26),明显高于后前螺钉组的3.85%(1/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1,P=0.020);而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率、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前后螺钉组的Olerud-Molander踝关节评分(Olerud-Molander ankle score,OMAS)和美国骨科足踝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均低于后前螺钉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MAS:前后螺钉组为(80.70±8.16)分、后前螺钉组为(75.23±9.33)分,t=2.240,P=0.029;AOFAS:前后螺钉组为(80.57±7.25)分、后前螺钉组为(75.38±10.19)分,t=2.110,P=0.039]。结论间接复位、经皮前后螺钉治疗后踝骨折具有较高的螺钉位置不良发生率,对踝关节功能造成影响;直接复位、后前螺钉固定的方法能显著减少螺钉位置不良发生率,获得更好的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5.
开远市阻断母婴传播HIV/AIDS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规律 ,为预防和阻断HIV的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1)开展阻断HIV/AIDS母婴传播项目 ,必须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措施 ,多个部门参与工作与管理 ,互相协调与配合 ,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与管理。 (2 )流行病学监测表明 ,开远市孕妇人群中HIV感染率约为 6 4 3‰ ,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其次是静脉吸毒。 (3)在健康教育评价中 ,对艾滋病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知晓率 ,在健康教育后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 (P <0 0 0 1)。 (4 )病例对照研究表明 ,孕妇感染HIV的危险因素为职业、文化程度、静脉吸毒、卖淫、多性伴、配偶HIV阳性和配偶或性伴吸毒等。结论 在开展阻断孕妇HIV/AIDS母婴传播项目时 ,同时进行项目系统管理研究、流行病学监测、健康教育及其评估、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等是必需的 ,可有效降低和防止孕妇的HIV感染率和HI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银丹心泰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6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7月,采用Rev Man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项随机对照研究,合计1 637例病人。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纳入研究质量均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均未报告主要结局指标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情况,仅报道了次要结局指标,具体有:(1)心绞痛疗效,银丹心泰滴丸联合常规西药对心绞痛疗效的改善优于常规西药治疗[RR=1.34,95%CI(1.20,1.50),10项研究,I2=65%,994例,P0.000 01];(2)心电图变化,银丹心泰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心电图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纯西药[RR=1.35,95%CI(1.25,1.46),11项研究,I2=0%,1 089例,P0.000 01];(3)三酰甘油水平,银丹心泰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三酰甘油水平的改善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MD=-0.53,95%CI(-0.71,-0.35),3项研究,I2=50%,共204例,P0.000 01];(4)总胆固醇水平,银丹心泰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总胆固醇水平的改善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MD=-0.88,95%CI(-1.07,-0.70),4项研究,I2=11%,共272例,P0.000 01];(5)安全性,3篇文献提到该药可能有胃部不适的不良反应,但可耐受。结论银丹心泰滴丸可能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疗效,且能同时改善病人的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高,样本较小,且治疗周期较短,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有待于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对江西省1992—1995年血防健康教育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此期间全省血防健康教育按计划顺利实施,并逐步规范化。应用视听教育、技能培训、提供防护药品和部分地区结合环境改造的方法对居民进行教育于预后,目标人群血防知识水平显著提高,血防态度端正人数明显增加,娱乐性疫水接触频度降低,结合环境改造地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有较大幅度下降,全省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逐年递减。血防电影和电视是目前血防健康教育信息传播的较佳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育三烯酚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大鼠骨量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12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地塞米松组(DEX,n=10)及地塞米松+生育三烯酚组(DEX+TTS,n=10)对应给予DEX及TTS干预。12周后取双侧股骨进行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和骨生物力学检测。同时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蛋白印迹检测各组BMP-2、OPG及RANKL蛋白表达改变。结果 DEX组大鼠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显微结构和骨生物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吸收指标(TRACP和CTX-I)升高,骨形成指标(ALP和OC)降低。TTS治疗后骨密度、骨显微结构、骨生物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DEX相比,DEX+TTS组的TRACP和CTX-I显著降低,ALP和OC显著升高。蛋白印迹结果表明DEX组的BMP-2和OPG明显降低,而RANKL水平显著上升; TTS治疗后BMP-2和OPG明显上升,而RANKL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TTS可以通过降低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及激活Wnt/β-catenin信号来提高GIOP大鼠骨密度、骨微观结构和骨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开远市孕妇HIV感染监测阳性病例分析,探讨HIV感染因素,为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孕妇采取自愿咨询和HIV抗体检测,对每个自愿进行HIV抗体检测的孕产妇进行面对面的询问调查。结果 对孕妇HIV感染监测阳性病例分析,结果表明(1)HIV阳性孕妇主要是一些知识层次较低,生活贫困的人。(2)583%的人有非婚性生活。(3)41.7%的人没有使用避孕套的意识。结论 12例孕产妇HIV感染因素主要是性传播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