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患儿采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与未采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患儿,其出院时的情况较未采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的患儿好。对比两者纠正APTT延长的时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来比林静注或肌注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150例2~14岁高热不退住院患儿,其中103例(治疗组)予来比林静注或肌注联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治疗,另47例(对照组)仅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81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治愈29例,显效8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5.1%。两组临味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较好。结论 来比林静注或肌注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持续高热效果较好,但小婴儿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国内外急诊儿科培训模式的差异,探讨改进我国部分医院急诊儿科的培训方法。方法通过比较笔者接受加拿大儿科急救培训的经历和回顾典型的病例以及国内重大灾难性事件急救案例,分析2种急诊儿科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我国目前的部份医院的急诊儿科培训的方法,本句建议删除因为在文章的方法部分并没有这方面内容)。结果 2种急诊儿科模式各有优缺点,在突发应急事件处理方面,加拿大模式占有优势,在专科处理方面我国的模式亦有优势。结论可以在人群密集的大中城市,利用现有的资源参照加拿大模式,进行部份儿科急诊专科人员的全科培训,打造出一支快速高效的儿科急诊队伍,以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儿童急救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急诊留观患儿转归的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儿科急诊留观室收治的471例手足口病患儿及同期住院的40例患儿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急诊留观患儿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 3岁以下、高热、肢体抖动、血糖大于7.0 mmol/L、白细胞增高的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使患儿转入住院的机会增多(P0.01或P0.05)。结论关注高危急诊留观患儿,有助于及时发现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变化,提高其治愈率。存在病情加重危险的患儿,必要时住院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比较早期川崎病患儿与过敏性紫癜(HSP)、呼吸道感染患儿、健康儿童的MMP-9水平,并分析MMP-9与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MMP-9、ESR和CRP诊断川崎病的截断值(cut-off值)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比较曲线下面积,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优势。结果早期川崎病患儿血浆MMP-9水平升高,并高于HSP、呼吸道感染患儿和健康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浆MMP-9为90.23 ng/ml时,诊断川崎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3.3%、86.4%和0.904;ESR以56.5 mm/h时,分别为95.8%、66.1%和0.807;CRP以27.55 mg/L时,则分别为83.3%、74.6%和0.789。MMP-9在诊断效能上优于CRP和ESR。结论川崎病早期患儿血浆MMP-9水平明显升高,在截断值为90.23 ng/ml时诊断川崎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林刚曦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1,38(6):634-635,封4
儿科急诊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儿科学亚专科,多数国家的儿科急诊医师可以处理儿科全科疾病,只有在急诊室里处理不了或者复杂的问题才会将患儿转诊到相应的专家门诊或相应的科室住院治疗.目前我国的儿科急诊医师实际上仅能处理小儿内科的疾病,对于其他问题都是由相应的小儿专科医生处理.国外的全科急诊儿科模式在处理灾难等突发卫生事件时有较好的应急处理能力.本人有幸参加了中国-加拿大高级儿科急救培训班,撰此文将所见所闻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电子胃镜下小儿消化性溃疡胃窦病理活检炎症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方法 以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就诊并行胃镜检查证实有消化性溃疡的111例患儿为观察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同时分析各相关指标:如13C呼气试验、胃窦病理活检、免疫组化等,研究消化性溃疡患儿胃窦炎症严重程度与Hp阳性关系。结果 111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中,胃溃疡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8例,复合溃疡2例;96例做了13C呼气试验,94例做了胃窦部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胃镜病理活检Hp阳性者13例胃窦炎症均为中重度,阳性组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秩和=931.5,P<0.05)。13C呼气试验阳性者19例胃窦炎症为中重度,阳性组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280,P<0.05)。13C呼气试验、胃镜病理活检Hp均阴性者胃窦炎症多较轻微,均阳性组与均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秩和=888.5,P<0.001)。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儿童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综合征。自1961年首先由日本的川崎先生发现以来,它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由于川崎病患者体内存在对活化血管内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的循环抗体,能造成组织器官病变尤能引起全身血管炎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改变,心肌梗死,发生猝死。国内外很多学者就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已做过许多研究,部分结果证实,其发病与感染某些病毒及免疫系统高度活化、调节异常有关。川崎病的诊断目前仍然是以临床表现的几个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为主,而实验室诊断则缺乏特异度和灵敏度都较高的指标,本文对有关川崎病的血清学诊断指标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 近几年来全球维生素D营养状况备受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可能存在差异,我国关于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中国大陆地区儿童维生素D水平的营养状况。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收集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地区(南/北)、样本量、性别、年龄、结局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血清25(OH)D水平缺乏(<20 μg/L)率}等信息,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04-08。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2以及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9篇文献,133 441例健康儿童青少年,平均血清25(OH)D水平为(29.62±12.45)μg/L。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21.4%〔95%CI(17.5%,25.4%)〕,南方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17.5%〔95%CI(13.1%,22.0%)〕,北方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29.0%〔95%CI(19.4%,38.6%)〕。不同性别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OR=0.99,95%CI(0.95,1.03),P=0.71〕、血清25(OH)D水平〔SMD=0.01,95%CI(-0.24,0.26),P=0.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婴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幼儿组〔SMD=0.16,95%CI(0.06,0.27),P=0.002〕、学龄前组〔SMD=0.77,95%CI(0.55,1.00),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0.65,95%CI(0.27,1.04),P=0.000 1〕,南方地区婴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幼儿组〔SMD=1.51,95%CI(0.31,2.72),P=0.01〕、学龄前组〔SMD=6.22,95%CI(3.97,8.47),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6.80,95%CI(2.95,10.65),P<0.000 5〕,北方地区婴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幼儿组〔SMD=1.23,95%CI(0.33,2.12),P=0.007〕、学龄前组〔SMD=8.41,95%CI(2.04,14.79),P=0.01〕。幼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前组〔SMD=0.61,95%CI(0.43,0.80),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0.65,95%CI(0.27,1.04),P=0.001〕,南方地区幼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前组〔SMD=5.53,95%CI(3.57,7.49),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6.07,95%CI(3.04,9.10),P<0.000 1〕,北方地区幼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前组〔SMD=6.56,95%CI(1.19,11.92),P=0.02〕。学龄前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0.33,95%CI(0.15,0.51),P=0.000 4〕,南方地区学龄前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1.89,95%CI(0.58,3.21),P<0.005〕,北方地区学龄前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4.94,95%CI(1.51,8.38),P=0.005〕。结论 中国大陆儿童维生素D缺乏仍较严峻,不同性别儿童维生素D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儿童维生素D水平和年龄密切相关,但是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检测32例急性期IM患儿的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的比值。结果急性期IM患儿的CD8+较儿童高(P〈0.01),CD4--较健康儿童低(P〈0.01)。急性期IM患儿的CD4+、CD8+,及CD4+/CD8+的比值与异型淋巴细胞的比例及病程的发热时间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急性期IM患儿的CD8+明显增高,表明细胞毒作用在急性期IM中占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