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阻断术在治疗子宫平滑肌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组行子宫肌瘤剜除+双侧子宫动脉结扎.两组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用超声检查子宫血流情况、子宫肌瘤复发情况、月经改变及妇科内分泌激素.结果:两组子宫血流、妇科内分泌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无明显改变,治疗组及对照组子宫肌瘤的复发率分别为3.9%、26.5%,月经仍为异常者分别6.7%、35.7%.结论:子宫肌瘤剜除术+子宫动脉阻断术是治疗子宫肌瘤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引产降低剖宫产率。方法180例足月妊娠须引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地诺前列酮组)和对照组(催产素组),每组90例。观察组(地诺前列酮组)于阴道后穹隆放置地诺前列酮栓24h后取出,取出栓剂半小时后若产程无发动,予加用催产素静滴。催产素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对照组(催产素组)常规静脉滴注催产素。比较2组用药24h后宫颈Bishop评分和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用药后24h宫颈Bishop评分(8.03±1.12)分,引产成功率96.67%,剖宫产率27.78%;对照纽用药后24h宫颈Bishop评分(5.15±1.05)分,引产成功率43.33%,剖宫产率64.4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安全、有效,并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翻转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翻转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对39例有子宫切除指征患者行"翻转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37例行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疗效进行临床对比。结果:"翻转式"较传统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出血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翻转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microRNA-92a-3p(miR-92a-3p)靶向调控SIRT1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miR-92a-3p、SIR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明确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NF-κB(p-NF-κB)p65、TNF-α和IL-1β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92a-3p与SIRT1靶向关系;划痕实验检测bEnd.3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OGD/R组miR-92a-3p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M_SIRT1 WT+mimics+TK组荧光素酶活性较M_SIRT1 WT+mimics NC+TK组低(P <0.05)。OGD/R组SIRT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 <0.05),OGD+92a抑制剂组较OGD+92a抑制剂内参组升高(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NF-κBp65/p-NF-κBp65蛋白较模拟物内参组高,SIRT1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拟物内参组低(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IL-1β、TNF-α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拟物内参组高(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伤口愈合率较模拟物内参组低(P <0.05)。结论 miR-92a-3p通过靶向抑制SIRT1表达,促进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溶性纤维素钠贴膏治疗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6月~2007年11月收治的因宫颈糜烂而行宫颈环形电切术资料22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为术后即给予可溶性纤维素钠贴膏治疗(n=110),对照组为术后纱布填塞止血(n=110)。结果:两组出血时间及出血量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可溶性纤维素钠贴膏在治疗宫颈环形电切术后预防出血具有明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5 a来本院剖宫产指征的变迁、剖宫产率的下降及所采取相关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月住院分娩的18 581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的首位因素2006,2007年为相对头盆不称,2008年后均为妊娠合并瘢痕子宫。结论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胎儿外倒转术在单胎足月臀位应用效果和分娩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莆田九十五医院产检的足月单胎臀位孕妇共279例,其中要求行胎儿外倒转术107例,分为初产妇组、经产妇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年龄、孕周、BMI、胎儿外倒转成功率、复转率、阴道分娩率的差异。结果 107例行胎儿外倒转术的足月单胎臀位孕妇,共成功52例,成功率48.59%,其中经产妇组的成功率59.09%,初产妇组的成功率31.70%,经产妇组高于初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体阴道分娩率为41.12%(44/107),其中经产妇组阴道分娩率53.03%(35/66)高于初产妇组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成功外倒转后的孕妇总阴道分娩率84.62%(44/52),经产妇组87.17%(35/39),初产妇组69.23%(9/13)。两组复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严密监护下单胎足月臀位进行外倒转术是安全可靠的。外倒转术能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经产妇外倒转成功率及阴道分娩率更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