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后的牙周根向复位瓣术对附着龈宽度进行重建,观察牙龈重建效果。方法整群选取64例于近1年期间该院接收的附着龈缺乏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后的牙周根向复位瓣术进行牙龈重建,观察术后效果。结果6个月复诊时,患者的有效角化牙龈宽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0.05),重建的角化牙龈紧密贴合烤瓷冠,无明显炎症。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mPI)、出血指数(BI)值均较小。结论改良后的根向复位瓣手术可有效增加角化龈宽度,重建附着龈,重建后的附着龈可在短期内保持组织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铸瓷高嵌体修复年轻恒磨牙缺损的美学及修复质量。 方法选取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年轻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树脂充填)和观察组(铸瓷高嵌体修复)。采用美国公共健康服务评价标准(USPHS/Ryge临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修复后6个月、1年、2年的美学及修复质量。 结果观察组修复6个月后邻接关系优于对照组,修复1年后修复体外形、邻接关系优于对照组,修复2年后修复体外形、表面、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观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侧咬合力低于对侧(P<0.05),而观察组两侧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铸瓷高嵌体修复年轻恒磨牙缺损,其美学及修复质量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76例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鼓膜穿刺组39例和药物治疗组37例,鼓膜穿刺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药物治疗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听力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L-8、TGF-β1水平均下降,且鼓膜穿刺组血清IL-8、TGF-β1水平均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气导听阈改善幅度、气骨导差改善幅度均大于药物治疗组(P0.01)。鼓膜穿刺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较好,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促进听力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39例喉癌患者、34例喉部良性病变患者及36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喉癌组、喉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NO、VEGF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NO、VEGF水平与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O、VEGF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喉癌组患者的血清NO、VEGF水平均高于喉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喉部良性病变组患者的血清NO、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9例喉癌患者中,14例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25例患者未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NO、VEGF水平均高于颈部淋巴结未转移患者(P﹤0.05)。血清NO、VEGF水平均与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99、0.385,P﹤0.05)。NO、VEGF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0、0.731和0.814。结论喉癌患者的血清NO、VEGF水平较高,且其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水平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76例TMD病例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治愈47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结论:TMD的病因复杂,结合病因,采用有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人下颌骨和髂骨来源细胞的分子表达差异.方法:从GEO公共数据库中,通过GEO2R软件分析获得在人下颌骨和髂骨来源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应用DAVID和Gene MANIA在线数据库对这些基因之间的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从GEO数据获得了在人下颌骨和髂骨来源细胞中差异表达明显的293个基因,这些基因主要是同源盒基因,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这些基因经DAVID数据库分析后,被富集到“skeletal system development”、“forebrain development”、“limb development”、“WNT信号通路”等不同的子集.经Gene MANIA在线数据库分析后,建立了MSX1、MSX2、HAND2、SIX1、PITX2、OSR2、PAX3和PRRX1等8个在人下颌骨与髂骨来源间充质缅胞中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分子网络,这些基因通过共表达、共定位、遗传学相互作用等彼此关联.结论:下颌骨和髂骨来源间充质细胞存在差异化的分子调控,提示在应用髂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对颌骨进行组织工程修复时,可考虑通过对髂骨间充质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以使其更接近颌骨间充质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3号外显子不同的点突变对人PAX9蛋白结构的影响。 方法 通过Pubmed和ClinVar数据库检索人PAX9基因3号外显子点突变的DNA和氨基酸序列信息,并对3号外显子突变位点影响的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的物种及不同的PAX基因进行比对。应用Phyre2和RaptorX两个数据库对突变后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蛋白三维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结果 人PAX9基因的3号外显子点突变影响的氨基酸位点高度保守。 25、26、28、43、51、56、59、87、91、143号氨基酸参与Alpha helix二级结构的组成。6、73、80、136、143、145、168、172号氨基酸的位置有强的致病性。Gly6Arg和Pro20Leu的改变使PAX9蛋白的DNA结合区域的Alpha helix二级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其他氨基酸改变,可使PAX9蛋白的空间折叠和构象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结论 3号外显子不同点突变导致的氨基酸变化会引起PAX9蛋白的结构出现不同的改变,这也可能是不同的PAX9突变导致的牙缺失或发育不全的表型不完全一样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应用改良Activator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OSAS患者戴用改良Activator口腔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半年至2年的临床效果。结果18例OSAS患者使用改良Activator口腔矫治器后有效,2例OSAS患者使用改良Activator口腔矫治器后无效。结论采用改良Activator口腔矫治器对OSAS进行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雷秋霞  杨荃荃  李志勇  彭涛 《西部医学》2012,24(12):2385-238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口动力系统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ETA)的临床疗效。方法腺样体肥大患儿106例随机分为56例接受鼻内镜下动力系统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ETA组),50例接受常规腺样体刮除术(TCA组),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TCA组中有5例(10.0%))存在腺样体残留,有2例(4.0%)发生并发症(出血及咽鼓管咽口损伤);ETA组中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下动力系统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疗效确切,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最好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应用改良Activator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例OSAS患者戴用改良Activator口腔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半年至2年的临床效果.结果 18例OSAS患者使用改良Activator口腔矫治器后有效,2例OSAS患者使用改良Activator口腔矫治器后无效.结论 采用改良Activator口腔矫治器对OSAS进行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