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异位妊娠(EP)门诊保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血β-hCG<1500 IU/L,附件包块直径<3 cm,门诊诊断为早期EP的患者56例,按随机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28例,予氨甲喋呤(MTX)1 mg/kg单次肌注;B组28 例,用MTX 1 mg/kg隔日肌注,共4次,用四氢叶酸(CF)与MTX交替使用解毒,剂量为MTX的1/10。结果:A组和B组治 疗成功率均达100%,两组血β-hCG下降率无明显差异(P>0.05),均无严重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结论:EP如能早期就诊、早 期诊断,只要选择病例适当,在门诊进行保守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用MTX单次肌注与多次肌注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晚期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探讨(附61例临床分析)(315300)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杨素青郭盛菊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而晚期产后出血常发生于院外,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本文对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1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  相似文献   
3.
<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1]。其发生发展主要因素为劳动强度降低、运动量减少以及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结构诱发的胰岛素抵抗。特点为集多种代谢紊乱于一身[2],表现为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血黏度增高、高尿酸、高脂肪肝发生率和高胰岛素血症,是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目前认为MS的共同病因是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可造成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杨素青  陈立群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15-1617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模式,提高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有效预防与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发生。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对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母婴同室病房空气、物品消毒合格率上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升高,手卫生检测合格率升高,新生儿感染率下降。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能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剖宫产瘢痕部妊娠的早期诊治和预防方法。方法对35例子宫剖宫产瘢痕部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保留子宫,27例子宫动脉栓塞+清宫术病例术中出血量平均31.03ml,血β-hCG平均15.04天恢复正常;4例米非司酮+氨甲喋呤+清宫术病例术中出血量平均72.5ml,血β-hCG平均24.25天恢复正常;3例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病例平均出血量123.33ml,血β-hCG平均25天恢复正常;1例术前未确诊病例,清宫术中、术后反复出血,切口血肿经MTX静推、对症和中药保守治疗,4月后愈。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流产次数可降低子宫剖宫产瘢痕部妊娠的发生,超声检查是常用而可靠的诊断方法,子宫动脉栓塞下手术安全有效,药物治疗后手术相对安全,盲目刮宫不可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护理。方法:通过2006年4月~2010年4月以来23例病人的临床治疗观察,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3例病人除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22例均治愈。结论:对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护理中应重视观察神智、生化指标、尿量等,低钠时应合理补钠,预防截瘫病人的并发症,避免低钠血症的发生和发展,只有提高低钠血症的认识,才能使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刘水姣  许小城  杨素青  吴丽静 《北京医学》2021,43(10):1013-1015
目的 探讨情绪和疼痛管理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台州市中心医院130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情绪和疼痛管理.干预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BPI-DPN)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P<0.05);观察组HAMD-17评分和BPI-DP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29±0.91)分比(16.65±1.42)分、(2.54±0.27)分比(3.05±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0、8.67,P<0.05).结论 情绪和疼痛管理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甘草治疗异位性皮炎(AD)的潜在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利用TCMSID数据库结合文献调研收集甘草的化学成分,根据各成分的靶点选择性、成药性、潜在毒性等性质进行成分过滤;运用SEA、SwissTargetPrediction、PPB2以及TargetNet平台对甘草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并利用Python代码对预测靶点名称进行标准化和不同网站的靶点结果合并;通过OMIM和GeneCards5.0数据库检索AD的相关靶点;将AD靶点与甘草成分预测靶点取交集后运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并获得甘草成分抗AD的潜在靶点和活性成分;采用DAVID V6.8数据库对甘草成分抗AD的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中药-靶点-通路”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整合“中药-成分-靶点”网络、“中药-靶点-通路”网络和PPI网络,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筛...  相似文献   
9.
氨甲喋呤是目前药物治疗异位妊娠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1].为探讨一种更有效的氨甲喋呤治疗方案,本院对78例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采用不同剂量氨甲喋呤治疗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致衰老动物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云  杨素青  张军 《卫生研究》2002,31(4):290-291
为探讨一种快速简便的衰老动物模型 ,采用γ射线辐射SD大鼠后 ,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与丙二醛 (MDA)的变化及给小鼠颈背部皮下连续注射D 半乳糖后 ,测定其SOD与MDA的变化。结果表明(1)γ 射线辐照法 :SOD活力 (nU ml)实验组为 15 3± 46 ,对照组为 2 0 2± 6 0 ;MDA的含量 (nmol ml)实验组为 2 70± 75 ,对照组为 2 5 3 2± 2 0 8。辐照后两组的SOD活力和MD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且SOD活力显著下降 ,MDA含量显著升高。 (2 )D 半乳糖法 :其结果与辐照法相同。提示在短期内用γ射线辐照的SD大鼠 ,能做为衰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