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移植小肠灌注和保存的方法.方法 切取猪供肠后,采用100 cm左右高度、略加压法,经移植肠血管以15 mL/min左右灌洗速度持续灌注4℃ 3%羟乙基淀粉注射液、4℃生理盐水保存移植肠.移植前对保存的移植小肠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供肠总灌注时间为50.5±10.6 min;冷缺血时间为80.24±24.62min.组织学检查显示移植肠组织学没有明显改变.移植肠存活良好.结论 采取上述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提供质量良好的供肠.  相似文献   
2.
实验于2004-02/2006-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杂种小猪40只,供体20只,受体20只。①供体手术:原位腹主动脉4℃肝索盐水500mL耀洗,灌洗压力为7.8~9.8kPa,快速切除供体肠管后置于4℃生理盐水中保存。②受体手术:根据探查情况,分别行原位和异位小肠移植。40~45℃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直至吸引出的冲洗液变温暖为止。③围手术期管理:移植前、移植后讨论,注意体温的监测和控制,尝试早期进食,其中4只移植后自由进水,第2天给予正常饮食,其余移植后2d进水。④移植后评估:实验动物进食后无吻合口漏发生。16只存活超过7d,最长存活超过14d。平均存活9d,小肠移植手术成功率为80%(16/20)。失败原因:静脉血栓1只,失血1只,其他原因2只。结果提示开展的围手术期管理经验经过大量的小肠移植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44例胃腺癌组织,20例胃正常组织中HIF-1α、VEGF-C的表达。结果:HIF-1α在胃腺癌组织标本中阳性率为59.01%(26/44),正常胃粘膜组织标本中表达阳性率25.00%(5/20),两组差异显著(P〈0.05);VEGF-C在胃腺癌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52.27%(23/44),正常胃粘膜组织标本中表达阳性率20.00%(4/20),两组差异显著(P〈0.05);HIF-1α,VEGF-C在低分化腺癌中阳性率最高,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在T1、2,T3、4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差异显著(P〈0.05);两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方面无显著差异;在HIF-1α、VEGF-C共同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非共同表达组;HIF-1α、VEGF-C在胃腺癌组织表达成正相关(rs=0.85,P〈0.05)。结论:HIF-1α、VEGF-C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阳性表达可能在胃腺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胃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FG-C蛋白阳性表达成正相关;HIF-1α和VEFG-C联合检测对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梗阻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48例肠梗阻病例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结果本组48例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主要方法是粘连松结、肠切除吻合、肠造瘘等。结论当肠梗阻有绞窄或有绞窄可能,保守治疗无效及梗阻长期不缓解或反复发作者均应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力求解除梗阻,保护正常肠管,恢复肠道生理连续性,必要时行肠切除、造瘘、外置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对胃癌细胞系BGC-823中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SA干预前后胃癌细胞系BGC-823中乙酰化组蛋白H4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TSA干预后胃癌细胞系BGC-823中乙酰化组蛋白H4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乙酰化组蛋白H4阳性细胞数从1.38±1.02上升至31.6±1.02,与未干预相比两者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G2期细胞增多,从0.01%上升至19.17%,细胞凋亡率增加到29.9%。[结论]TSA可促进胃癌细胞系BGC-823中乙酰化组蛋白H4的表达,诱导BGC-82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局部炎症明显型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经验,提高LC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在双鸭山双矿医院对58例局部炎症明显型胆囊炎患者行LC的病例资料。结果 运用胆囊悬吊,精准分离粘连,壶腹入路,精确解剖胆囊三角,确切显露、探查胆囊颈管,精确切除胆囊等技巧,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C,手术时间35~110 min,术中出血量10~400 mL,术后腹腔引流量20~300 mL,引流管留置时间2~6 d,术后住院时间2~8 d。结论 通过精准解剖、确切操作,局部炎症明显型胆囊炎行LC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8.
19例腹部切口全层裂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切口裂开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例切口裂开各种发病因素,提出合理预防治疗措施。结果本组15例急诊二次缝合,死亡2例,缝合后一期愈合13例,2例再次裂开。结果伤口裂开与机体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差、手术操作不当、术后腹压增高、伤口感染等因素直接相关,有术后伤口裂开倾向者应予预防性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用奥眙肽的方法对60例急腹症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本组59例经过保守治疗胃肠功能恢复,痊愈出院,1例保守治疗无效后再次手术后治愈,保守治疗治愈率98.3%。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4.7±1.5)d,平均住院时间为(12.5±3.7)d。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加用奥曲肽是治疗急腹症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颈管探查预防胆管损伤及胆管残余结石的作用及其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在双鸭山双矿医院完成结石性胆囊炎LC手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术中通过胆囊悬吊等技术充分显露胆囊颈管,行胆囊颈管探查并取石。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LC术,平均手术时间(58.6±25.5)min,胆囊颈管探查时间平均(9.6±7.6)min,术中出血量(56.8±44.6)mL。通过胆颈管探查发现10例(15.4%)胆囊颈管结石,术中无胆管损伤发生,术后无黄疸,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腹腔引流量(60.8±41.6)mL,引流管留置时间(3.5±1.1)d,术后住院时间(3.7±1.7)d。结论 结石性胆囊炎行LC术时通过胆囊悬吊等技术显露并探查胆囊颈管,可有效避免胆管损伤、胆囊颈管残余结石发生,有利于安全有效地开展LC术,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