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盐酸吡美诺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260nm的波长对盐酸吡美诺胶囊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盐酸吡美诺胶囊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0~36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0.41%)。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盐酸吡美诺胶囊的含量进行测定,具有科学简便、精准可靠的特点,可行性较大,值得在盐酸吡美诺胶囊的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近10年国际针刺临床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从PubMed中检索到的近10年的英文针刺临床文献的分析,以揭示近10年针刺疗法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希望此项工作能够对认清针刺临床现状有所裨益。1文献的检索和分类我们以“acupuncture(针刺)”为检索词,对PubMed中收录的199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英文临床文献  相似文献   
3.
普通水与纯净水对昆明小鼠生长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刺五加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上样质量浓度、乙醇浓度、乙醇洗脱用量为自变量,总黄酮洗脱率为因变量,对自变量中各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出最佳纯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AB-8型大孔树脂,结合实际确定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质量浓度为0.2g/m L,乙醇浓度为80%,乙醇洗脱用量为6.0BV,在此最佳条件下,总黄酮洗脱率的最大值达92.5%,与预测值(91%)相符。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简便,稳定可行,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叶下花总黄酮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叶下花总黄酮的种类与提取方法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检测、光谱分析、单因素测定、正交实验等,研究黄酮种类,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固液比、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叶下花含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所考察的影响因素中,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固液比.结论 最佳提取条件为A_1B_2C_3D_3 (乙醇体积分数30%、温度65℃,提取时间180 min,固液比1:80),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量高达5.233%.  相似文献   
6.
随着多学科的交叉与发展,离子交换树脂开始被采用在中药制剂中。中药有效成分生物类物质应用离子交换技术制备成药物树脂复合物,被用来制备生物碱药物的口服制剂。本文对离子交换树脂与生物碱制备树脂复合物的机制,及其掩盖生物碱苦味和延缓生物碱释放的研究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落新妇颗粒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成型率和溶化性为评价指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出最佳的成型工艺,并且考察颗粒的吸湿性.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是润湿剂使用90%乙醇,药粉与辅料质量比为8:1,乙醇用量为1%,临界相对湿度为74%.结论:此成型工艺所得颗粒溶解性好,吸湿性小,成型工艺的成型率高,可用于落新妇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生长抑素应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间前来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生长抑素治疗)、试验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以及 ICAM -1、CRP 指标较参照组远远较优(P <0.05);且两组不良反应相差甚微(P >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行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医治,可获取可观疗效,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法具有可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当代针刺临床优势病种。方法:从针刺临床文献发表年代、数量和比例关系入手,参照文献计量学方法来反映1978-2004年间的各类疾病在针刺临床中的治疗量和份额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而在此基础上总结当代针刺临床优势病种。结果:在各类疾病临床量分级和临床比例变化趋势分型的基础上,当代针刺疾病明显优势型:神经系统疾病;成熟型:运动系统疾病;发展上升型:精神心理疾病等3种;待成熟型:外科(手术相关)疾病;平稳型: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除外)等3种;待发展型:耳鼻咽喉科疾病等5种。结论:优势明显型和成熟型病种综合优势最强,发展上升型病种发展势头最强,待成熟型病种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