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笔者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从PubMed中检索到的近10年的英文针刺(acupuncture)临床文献的分析,研究近10年国际针刺临床病种变化,为今后针刺临床优势病种的扩展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扩大针刺临床份额提供有益思路。1文献的检索和分类文献来源:PubMed数据库;文献检索条件:Sear  相似文献   

2.
潘玥  李平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618-620
目的 归纳腕踝针的临床治疗病症,总结腕踝针临床优势病种.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所有1994年至2010年的有关腕踝针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并统计每一个病症的篇数(即频次)、有效率.结果 通过本次文献研究,共得到8个科90种疾病的腕踝针疾病谱.腕踝针临床各病种的总有效率大都在80%以上.结论 腕踝针的优势病种主要集中在骨科、神经科疾病中,骨科疾病优势病种为扭伤、肩周炎、颈椎病、关节痛;神经科优势病种为中风及其后遗症、神经性疼痛、面神经麻痹、头痛.腕踝针对急性痛症的治疗具有优势.腕踝针对经筋病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近10年银杏研究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银杏的药用历史悠久,首载明代兰茂《滇南本草》,谓其治“小儿生火,以菜油调搽皮面上,风血或大疮不出者”,“采叶捣烂,搽雀斑甚妙”。其后,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谓本品“止泻痢”。银杏的现代研究近10年越来越广泛,银杏产品的开发利用也向多领域发展。因此,本文从情报学的角度,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式,对近10年来的银杏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广大科研人员及情报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10年乌头碱类中药中毒临床文献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乌头碱类中药指成分中含有双酯型生物碱的天然药物,包括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支蒿和一些地方药材及民族药材。此类中药味辛(苦),性温热,有大毒,入心、肾(肝)、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风除湿和温经散寒等功能,临床用于治疗气喘咳嗽、心腹疼痛、慢性腹泻、阳痿滑精、各种风湿疼痛、心衰、顽癣、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1999-2008年针刺干预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方法:收集1999-2008年针刺干预缺血性中风临床随机对照(RCT)试验,并以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版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为基础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并对相关的疗效评价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间共有83篇针刺干预缺血性中风临床RCT研究,16篇(19.3%)简要提到了随机方法,其中8篇(9.6%)详细描述了具体随机的步骤;有1篇文献实施了双盲,且具体描述了双盲的方法;总共有5篇(6.0%)文献报道了退出及失访病例情况,9篇文献(10.9%)提到了不良反应的观察问题;疗效评价方面,应用依次排在前5位的量表分别是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95CSS,32/83,38.5%)、1986年第三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疗效评价标准(86CSS,14/83,15.8%)、改良bathel指数(13/83,15.6%)、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10/83,12%)以及Fugl-Meyer量表(8/83,9.6%);有44篇文献(53%)以治疗末总有效率为主要终点结局指标,4篇文章(4.8%)报道了治疗期末的残疾发生率。结论:近10年我国针刺干预缺血性中风RCT文献质量不容乐观,在研究设计、对照组的选择以及临床结果报告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相关疗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应该加强RCT各个环节的监控,同时根据临床研究特点和需要建立科学的多维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2000-2009年有关胃疾病针灸文献,通过文献计量与评价,以期客观地、动态地分析针灸疗法对胃疾病的疗效,推动针灸临床由个体经验总结向群体经验研究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针灸医学的优势.方法: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经专家系统分析.结果:胃疾病针灸疾病谱11种,建议足三里、中脘、胃...  相似文献   

7.
2007年针刺研究领域文献生产力及文献研究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2007年收录的国内针刺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有效文献2409篇,并对针刺研究领域文献的高生产力地区、机构、期刊及2007年针刺研究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白癜风是一种以局限性或泛发型皮肤色素脱失为特征的皮肤疾病,中医学称其为白癜或自驳风,是临床最常见的色素脱失病,在世界人口中的患病率为0.5%,我国患病率约为0.09%-0.29%。但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许多假说仍未有能令人信服的阐明,临床上有易诊断、难治疗的特点。为了解国内医学领域对白癜风治疗的现状,笔者选用国内权威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10年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有关白癜风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当代针刺临床优势病种。方法:从针刺临床文献发表年代、数量和比例关系入手,参照文献计量学方法来反映1978-2004年间的各类疾病在针刺临床中的治疗量和份额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而在此基础上总结当代针刺临床优势病种。结果:在各类疾病临床量分级和临床比例变化趋势分型的基础上,当代针刺疾病明显优势型:神经系统疾病;成熟型:运动系统疾病;发展上升型:精神心理疾病等3种;待成熟型:外科(手术相关)疾病;平稳型: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除外)等3种;待发展型:耳鼻咽喉科疾病等5种。结论:优势明显型和成熟型病种综合优势最强,发展上升型病种发展势头最强,待成熟型病种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近15年牡丹皮研究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丹皮是一味常用中药材,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noina Suffruticosa Andr.)的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牡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现代中药化学和药理研究表明,牡丹皮含有丹皮酚、芍药苷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静、镇痛、降血糖、抗过敏及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特别是近15年以来,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笔者拟从情报学的角度,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有关牡丹皮中药材文献的分布特点及研究现状,以促进对牡丹皮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6 现代中药配伍规律的研究 6.1 剂量与配伍的关系 孙氏[47]根据历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归纳认为,临床中药的用量主要依据病人的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及药物性质、有无毒性、配伍法度、不同剂型、季节变化等方面。渠氏[48]认为,中药剂量的大小有一定规律可循,纵观古今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外感表证用药量小,里证用药量大;慢性病用药味多而量较轻;顽证用药量较重;正气暴脱、扶危救脱用药味少而量较大。同时还指出,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掌握配伍原则,特殊方剂的药量配比等多方面结合考虑,才能在临证处方时正确的使用中药剂量,达到最佳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10年针刺复合麻醉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秦必光  胡北喜  张兰英 《针刺研究》2003,28(4):303-306,302
本文手检近 10年来刊登在国内 2 3种期刊的论文共 174篇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40余篇 ,施行各种手术 13 40 0余例 ,针刺复合麻醉方法有针刺复合局麻、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针刺复合全身麻醉 (静脉、吸入 )等。文献提示麻醉效果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麻醉方法日趋规范 ,结论更为严谨 ,并正在采用现代科研手段肯定针刺复合麻醉的优越性 ,有部分单位继续坚持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3.
针刺麻醉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手段,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通过检索近10年来国内有关针刺麻醉的文献,论述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及腧穴配伍。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体现在可以减少麻醉剂使用量、减轻手术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保护脏器功能、调整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等方面。总结针刺麻醉的常用腧穴,对不同手术部位的取穴进行分析。归纳针刺麻醉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针刺麻醉研究未来发展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付球  袁健辉  李姗  楚佳梅 《新中医》2017,49(12):166-169
目的:总结近10年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2007年2月-2017年2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选出合格文献133篇,涉及经穴92个,使用频次共为794次。通过分析发现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多选用督脉、膀胱经、肝经腧穴;局部取穴以头部、四肢部为主;穴位使用前十位依次为:百会、太冲、内关、神门、三阴交、神庭、印堂、合谷、水沟、足三里;特定穴多选用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结论:近年来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多根据病因病机辨证后循经取穴为主,配合近部取穴,并灵活选用交会穴治疗多经病变。  相似文献   

15.
有关方剂制剂学的研究,从中药配伍的角度所能检索到的文献量较小,是四部分文献中数量最少的一部分。其中大多数是研究中药注射剂与抗生素的配伍关系,部分是探讨配方的质量问题,只有少数是从配伍的角度探讨方剂制剂学问题。 赵氏等[1]通过对中药复方制剂与中药化学成分关系的分析,指出中药配伍及剂型的改革,不但要以中药性味功能为依据,而且也要以中药化学理论为指导。根据中药化学成分的性质,合理配伍,精心设计制备工艺,是中药剂型改革的最好途径。 张氏[2]对汤剂变革为组合式新剂型作了探讨,用统计分析与现代药理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中药实验方剂学研究文献分析(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有关实验方剂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了中药配伍的实验研究进展、药物化学研究、药理学研究及微量元素研究等。 1 中药配伍实验研究进展 张氏等[1]认为,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有重要意义,可为阐述组方原理、研究古方、筛选新方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可指导剂型改革,优选用药剂型及制备工艺;可优选用药方案,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可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揭示中药复方制剂量效关系、剂量毒性关系、分布与疗效关系等。作者认为,目前研究所用的血药浓度法和生物效应法各有优缺点。提出对复方中药制剂用现代药理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临床方剂学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研究思路探讨、传统配伍理论研究、现代配伍规律研究等方面。 1 研究思路探讨 1.1 临床处方用药配伍规律 高氏[1]重点讨论了因药物自身的性味、功能、配伍的主辅地位、佐使引升的影响、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关系等所形成的临床配伍规律。主要从药物间促进与制约所形成的配伍规律、药量大小所形成的配伍规律、引佐使药物与配伍规律方面进行了探讨。 郑氏[2]从同药异配,功效不同;相辅相成,增强功效;相使为用,协同增效;利用相反,达到相成;相畏相杀,制其毒性;从整体与局部辨证关系配伍;结合现代药…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中药实验方剂学研究文献分析(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药理学研究 3.1 中药配伍药理学研究思路 许氏等[45]认为中药配伍后其药理作用所以能优于单味药,主要是由于中药配伍后可以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解除(或减弱)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双向调节作用等。 赵氏[46]认为,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方法离不开现代药理学的基本方法,但同时还必须遵循中医方剂学的组方理论和配伍规律。常采用的具体研究形式有复方整体研究法与拆方研究法,拆方研究法又包括单味研究法、药对研究法和药物组间关系研究法等。 姜氏[47]从药理学角度探讨了君药的主导地位及其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从药理学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疗法,而推拿按摩正是自然疗法的最直接体现。它以其便于学习和掌握、无创伤、无毒副作用、直接激荡气血,以及受术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性等优势,广受医、患者欢迎并得到推广。但是近年来关于推拿现状、热点的文献研究却很少,因此笔者采用情报学的分析方法,对《按摩与导引》10年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其科研、临床研究的热点、难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示推拿医学研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1 资料和方法 由于推拿按摩手法多、名称多、适应症广,长期流行于民间。以各自的操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整理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选穴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2009-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VIP)中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全部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95篇,分析整理其选穴及配伍规律。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同功穴"主要是内关、足三里、中脘、攒竹;"同功穴"所属经脉多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同功穴"所属部位集中在下肢部、胸腹部和头颈部;"同功穴"中特定穴多选取五输穴、募穴和络穴。结论归纳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选穴配伍规律,有助于临床选穴配伍应用,加强腧穴间的协同作用和增效作用,增强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