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对微柱凝胶法(MGT)配血次侧凝集的分析及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MGT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配血次侧凝集,抗筛阴性、自身对照阳性的患者做DAT。结果 1 796次交叉配血中,次侧凝集203例,且DAT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DAT阳性率占11.25%。其中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132例(65.0%),肿瘤/癌症29例(14.3%),消化系统19例(9.4%),血液系统10例(4.9%)、骨科手术9例(4.4%)、神经内科系统4例(2.0%)。结论 DAT阳性是影响患者贫血状态和导致MGT交叉配血次侧凝集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去除造成DAT阳性的因素,结合病情、用药情况、有无输血史及输血不良反应史等,根据次侧凝集强度,选择适合的血液品种和数量输注,以保障临床输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 DNA的比较及其与ALT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不同模式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乙肝前S1,HBV DNA以及ALT,比较HBV-LP以及乙肝前S1的检出与HBV DNA及ALT之间的关系,探讨HBV-LP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77例HBV患者血清HBV-LP和乙肝前S1,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HBV 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结果: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HBV-LP与HBV DNA检出率无显著差异;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HBV-LP与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95.45%vs 44.36%,P<0.05; 93.18%vs 41.35%,P<0.05):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乙肝前S1的检出低于HBV DNA的检出,两者差异显著(P<0.05);HBV-LP阳性患者的ALT明显高于HBV-LP阴性患者.结论: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 DNA有较高的符合率,是反映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的可靠指标;而且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阳性患者ALT较阴性患者高,表明HBV-LP同时也反映了乙肝病情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3.
王宇  杨延敏 《医药世界》2010,(10):1247-1248
目的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乙肝前S1、HBV-DNA,探讨LHBs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HBs以及乙肝前S1,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1)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LHBs与HBV-DNA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LHBs与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乙肝前S1的检出低于HBV-DNA的检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可以弥补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HBeAg检测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乙肝患者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介绍一种可同时检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的快速方法,便于及早确诊流感病原体。方法采用快速抗原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632份流感样患者标本进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并对其中102份进行real-time RT PCR检测。结果快速抗原法检测到样本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14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0例。real-time RT PCR法检测到甲型流感病毒阳性15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2例。快速抗原法针对甲型流感病毒诊断灵敏度93.3%,特异度100.0%;针对乙型流感病毒,诊断灵敏度83.3%,特异度100.0%,耗时15 min,明显少于real-time RTPCR法的3 h。结论采用快速抗原法可及早筛查甲型、乙型流感标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肌酸激酶(CK)的联合检测与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的关系。[方法]对58例脑梗死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60例正常者检测CK及CRP,进行横向比较;脑梗死患者在发病3d内及临床康复出院2周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进行纵向比较。[结果]在脑梗死患者组中CK及CRP异常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CK及CRP结果在治愈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CK结果可以作为脑梗死的患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85例T2DM患者进行HbA1C检测。A组40例,HbA1C≤6.8%;B组45例,HbA1C〉7.5%。两组均采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测定。结果:血流变学水平尤其是其中的纤维蛋白原(FG),B组较A组显著升高,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越高,血流变指标越高,二者是构成T2DM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死亡率为未并发肾病者的30倍[1].一旦发生临床蛋白尿,则缺乏有效方法制止其发展,故早期诊断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和预后尤为重要.我院对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了监测并给予干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现状及支原体的药敏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样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Ct。结果497例样本中,单纯Uu阳性194例(39.0%),单纯Mh阳性9例(1.8%),Uu+Mh阳性73例(14.7%)以及Ct阳性54例(10.9%)。Ct阳性样本中包括Ct+Uu阳性38例(7.6%)。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较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既有单纯感染又有混合感染,临床应根据病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