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加。虽然,近年来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有很大进展,但重型颅脑损伤(SBI)的残死率仍停留在一个较高水平。为探讨高压氧(HBO)对其治疗的疗效,我们对我院神经外科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间收治的46例SBI患者进行了观察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佩  杨宝义  汪蓉  曹蕾 《护理研究》2013,(25):2754-2755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实施机械通气(MV)且通气时间>48h的病人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对照组不行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病人VAP发生情况、MV时间及住ICU天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5.9%和34.1%,MV时间分别为(7.3±3.9)d、(15.1±3.1)d,住ICU天数分别为(12.8±4.0)d、(20.5±3.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MV时间和留住ICU天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重症医学科收住患者18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3例采用改善环境、改善探视制度以及个性化护理方案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93例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对ICU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21.5%(20/93),高于对照组的37.6%(35/93);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6%(88/93),也高于对照组的80.6%(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实施、探视制度的改变以及个性化的护理可以明显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乏力,休息后自动缓解.此后患者体质较差,易患感冒,活动后心慌、气短、乏力症状逐渐加重而来诊.查体:颈动脉无异常波动,心尖波动最强点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无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96次/min,节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无双下肢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彩超示:房间隔中、下段回声中断约7 mm.  相似文献   
5.
我科2008-05-2010-05共收治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3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6~64(平均33.6)岁,均经X线检查确诊。原因:交通事故26例次,高处坠落伤10例次,其他2例次。其中单侧多发性肋骨骨折18例次,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20例次;伴气胸14例次,伴血胸24例次;伴有肝破裂8例次,脾破裂10例次,肾挫伤4例次,颅脑损伤6例次,四肢骨折10例次。1.2护理方法1.2.1急救护理(1)患者入院后立即通知医生,并由多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将患者平托置于抢救床上,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备好急救用品。(2)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相似文献   
6.
方敏  杨宝义  汪蓉  曾雪  王佩  况贝贝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811-18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 bosis,DVT)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重症医学科住院超过2周的患者186例,按入住顺序分为两组,单数93例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双数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DVT 16例,发生率为17.20%,而对照组患者发生DVT 28例,发生率为3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医护人员认识、增加肢体被动运动以及配合气压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需机械通气的清醒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咪达唑仑组,B组为右美托咪定组,每组25例。记录镇静前的APACHEⅡ评分和Ramsay评分;记录镇静中患者4h、8h、12h的体温、心率、血压和呼吸;镇静达12h后停止药物输注,每30rain评估1次镇静深度,记录恢复时间和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结果88.5%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能达到镇静效果,对生命体征的影响较小,与A组相比,B组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和恢复时间均较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能取得较好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用于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12月在我科住院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口臭、口腔溃疡及口腔真菌感染3个方面的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及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临终关怀的接受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ICU临终关怀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98名ICU护士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其对临终关怀的了解及能否接受临终关怀等,了解ICU护士对临终关怀的接受程度。结果 98名ICU护士接受临终关怀的有58名,占59.18%;不接受临终关怀的有40名,占40.82%。男护士、本科及以上、25-30岁年龄段及已婚护士接受临终临终关怀的程度较高,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护士对临终关怀接受程度不高;性别、学历、年龄及婚姻状况是影响ICU护士接受临终关怀的因素,医院应针对以上的影响因素对医护人员展开临终关怀教育,使ICU临终关怀能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行镇静治疗时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对58例机械通气患者选用力月西、丙泊酚微量注射泵静脉泵入行镇静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测,注意镇静药物的选择、镇静效果的评估、呼吸道的管理及监测,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并实施每日唤醒等.患者均达到镇静目标,顺利渡过机械通气期,未发生意外事件.严密观察病情、合理用药、积极的科学护理是机械通气患者顺利治疗乃至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