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2009年9月~2013年6月我院治疗的肺病患者106例,根据有无肺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检测患者体内糖链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的含量。结果试验组患者体内糖链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及细胞角蛋白19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NSE、CEA及CYFRA21-1的含量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检测肺癌时敏感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整体调节针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观察对象随机分成针刺组和药物组各36例。针刺组依次进行温针灸、七星针、走罐、留罐治疗;每周2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药物组予肌肉注射降钙素50IU/次,每周2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通过骨密度检测、疼痛评分、中医临床症候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等综合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BMD、VAS、症候积分、生存量表积分组内对比,针刺组和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MD、VAS评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生存量表积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生存质量提高、中医症状临床疗效针刺组均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症疗效总有效率针刺组低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整体调节针法能够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BMD,能减轻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SS)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将242例维族和238例汉族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采用Gensini法计算CSS.检测窄腹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在维、汉两个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汉两个民族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其对照组(P<0.05),且随着CSS增高,总胆红素水平也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总胆红素水半的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大(P=0.000);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维族及汉族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其CSS呈负相关(P<0.05).结论:维族、汉族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其是否患冠心病的危险及CSS呈显著负相关.维、汉两个民族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针灸在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运用,关于经络的研究如排山倒海之势迎面袭来。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热点领域。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着经络这一重大课题,研究者跨越了物理、化学、生物、病理、中医和现代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开展广泛的研究,但尚未找到一个完整的理论来阐释经络的现象,和引起这种现象的科  相似文献   
5.
胆红素是一种生理性抗氧化剂,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最终降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现就胆红素的代谢、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胆红素降低冠心病危险性的可能机制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火龙灸配合药物对肾阳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72例肾阳虚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予以火龙灸疗法配合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对照组予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治疗后统计IVF-ET移植妊娠结局,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同组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灸疗法能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有利于胚胎着床,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黄斌  杨增荣  黄毅  吕江华 《重庆医学》2016,(30):4300-430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 HS )是临床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以睡眠中间断通气量减低和呼吸暂停,伴或不伴打鼾为主要特征,这种间断呼吸暂停或通气量减低造成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相似的间歇性低氧,引发全身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及交感神经兴奋性持续增强,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伤,出现诸多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胃食管反流、性功能障碍、肾脏损伤、认知障碍等[1]。动物实验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该病还可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2]。OSA HS已成为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在OSA HS的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索2000年~2017年在CNKI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分析后得出中医对血栓前状态多从“瘀血”论治。本文通过 对纳入研究的文献类型、治疗方法、证候类型及中药治疗、针灸选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中医治疗血栓前状态提 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与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C-TBNA)在纵隔及肺门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016年新医大一附院纵隔、肺门占位性疾病患者301例,其中行C-TBNA检查者183例,行EBUS-TBNA检查者118例,比较两种方法穿刺阳性率及并发症情况,探究EBUS-TBNA技术的价值及优势所在。结果 (1)EBUS-TBNA患者的中央区组淋巴结(2R、4L、4R、7)活检阳性率高于周围区组淋巴结(10R、10L、11R、11L)(P0.05),EBUS-TBNA于2R、4R、7组淋巴结活检阳性率高于C-TB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BUS-TBNA于4R和7组淋巴结穿刺的一针阳性率明显高于C-TBNA组(P0.05),三针累计阳性率基本接近该穿刺部位总体阳性率(P0.05),可获得较满意穿刺效果;(3)EBUS-TBNA组诊断技术的准确度及敏感度优于C-TBNA组(P0.05),尤其对纵隔、肺门良性疾病的检出率高于C-TBNA组(P0.05);(4)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BUS-TBNA对不明原因纵隔、肺门占位或气管、支气管腔外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引火归原法在针灸中的运用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阴阳虚实辨证,再根据病位进行经络辨证,针刺相应经络的原穴,配以同名经原穴或表里经原穴,施以补法,可达到引火归原的目的。针灸在引火归原法中的运用属于上病下治,虚阳上浮或虚火上炎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人体上身部或体表部,而原穴位于人体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人体双手下垂自然站立时,针刺原穴治疗此类病症,通过手法调节人体经气而达到引虚火下行、使人体阳气内守的目的。选择原穴治疗此类病症,针刺安全,选用穴位少,患者痛苦小,不但拓展了引火归原法在针灸中的运用,同时也展现了独具中医特色疗法的针灸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