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再生障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T细胞活化,探讨免疫机制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法检测48例再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的HLA-DR表达。结果:再障组患者的CD4^ 、CD8^ 细胞明显增高,D4^ /CD8^ 比值降低,CD8^ HLA-DR^ 细胞明显增加。结论:再障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T细胞的异常活化。提示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对造血功能的押制在再障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实施风险管理的做法及成效。方法对PIVAS进行风险识别,包括客观因素制约、各项制度、规范、流程的落实不够,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欠缺,过程质量管理力度不够等;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制订防范措施,多种举措杜绝不良事件发生客观原因,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流程以达到标准化管理,培训先行,持续提高配置中心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全员参与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管理。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临床科室未发生因药物配置引起的输液反应;临床科室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满意度由90.11%上升至98.05%;静脉药物配置相关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的护理不仅要帮助减轻症状,更应注重改善心脏功能,采取的护理方案从患者教育入手,帮助患者形成良好自我概念,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做好睡眠的护理,重朔正确和理性的睡眠认知观念,改善睡眠;同时进行运动指导和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聚维酮(PVP)在体外加阿霉素(ADM)后诱导EJ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以及一些相关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DM诱导EJ细胞的凋亡率、PVP EJ细胞的凋亡率以及PVP ADM对EJ细胞的诱导凋亡率的情况。结果:PVP对ADM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PVP在整个诱导过程中并没有协同作用,只起到粘附作用,使得药物停留在EJ细胞表面的作用时间延长,从而达到大量杀伤EJ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慧  谢奇朋  杨军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120-3122
目的 探讨先兆子痫、正常妊娠女性Th细胞亚群功能变化和外周血Th1、Th2细胞百分率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百分率,ELISA法测定PBMC体外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4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先兆子痫患者Th1细胞百分率、Th1/ Th2比值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正常妊娠组Th1细胞百分率、Th1/ Th2比值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先兆子痫患者Th1细胞百分率、Th1/ Th2比值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与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Th2细胞百分率与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浓度、Th1/Th2与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的比值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先兆子痫患者Th1细胞亚群功能增强,Th1/Th2细胞亚群功能失衡,导致病理妊娠。正常妊娠女性Th1细胞亚群功能明显减弱,对妊娠具有保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百分率和ELISA法测定PBMC体外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4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维酮(PVP)在体外加阿霉素(ADM)后诱导EJ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以及一些相关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DM诱导EJ细胞的凋亡率、PVP EJ细胞的凋亡率以及PVP ADM对EJ细胞的诱导凋亡率的情况。结果:PVP对ADM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PVP在整个诱导过程中并没有协同作用,只起到粘附作用,使得药物停留在EJ细胞表面的作用时间延长,从而达到大量杀伤EJ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抗原表达规律和免疫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设门方法的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膜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结果15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可分为4类:未分化型占0.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9-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5%,急性混合型白血病5.1%。108例儿童ALL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占90.7%,T淋巴细胞白血病占9.3%,CD10、CD19、CD20在B—ALL中表达较高,阳性率分别为83.5%、98.9%、21.6%。CD13、CD33、CD117、胞浆内MPO在AML各亚型中有较高的表达率,阳性率分别为94.8%、94.8%、67.6%、86.5%,AML—M3患者CD34及HLADR呈低表达,均明显低于其他髓系白血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分型技术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骨髓形态学诊断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8.
DIC病人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DIC病人发生、发展过程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的变化。方法:用ELISA法测定29例DIC病人及20例健康体验者68份标本血浆中TpP含量。DIC病人被分成3组: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期。结果:高凝期TpP为7.82±6.3μg/ml,消耗性低凝期为14.63±10.31μg/ ml,继发性纤溶期为23.34±13.22μg/ml,与正常对照比(2.53±1.79μg/ml)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随着病情的发展,TpP的含量越来越高。对DIC病人进行TpP含量的测定,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42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药敏分析及抗生素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药疹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27例药疹病例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品种和临床表现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7例药疹中,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222例,79.57%);药品品种以抗微生物药物为主(147例,52.69%);药疹最常见的类型为发疹型(86例,37.89%);所有药疹经对症积极处理后均得到好转或治愈。结论为预防和避免药疹的发生,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同时加强对静脉给药的监护,一旦发生药疹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