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丙酚引起角弓反张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丙酚是一种诱导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平稳的新型静脉全麻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可出现少见的角弓反张现象。笔遇到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26名中老年健康志愿者血浆氧化酶活性(POA),初步建立了长沙地区PO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此法精密度好(CV=3.9%),操作简便、费用低廉,适用于一般实验室。本文就方法学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两种不同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仁  王鹏宇  何杰  郦正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65-2966
目的比较采用新型喉上通气装置与标准I型喉罩通气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在手术麻醉中分别采用新型喉上通气装置(SLIPA)和标准I型喉罩通气,麻醉过程中严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喉罩放置成功率、麻醉前后的咽喉出血、疼痛和其他相关指标。结果喉罩放置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咽喉出血、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SLIPA,具有操作简便、组织损伤轻、并发症少和使用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单侧毁损肺手术患者采用多项血液保护措施,血红蛋白( Hb)≥70 g/L时按需输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的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86例患者为观察组,回顾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9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氨甲环酸、液体加温超声刀等多项血液保护措施,输血条件为Hb<100 g/L,≥70 g/L。对照组则根据患者术前情况,手术出血500~700 mL时按经验输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入量及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血浆用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输血时Hb值为(77±5)g/L。两组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毁损肺患者,恰当的气道管理及血液保护措施、按需输血,可减少术中出血,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棱针挑刺筋节点放血治疗背肌筋膜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9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三棱针组30例,针刺组30例,双氯芬酸钠组30例,每组均治疗两疗程后,对其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A组总有效率89.65%;B组总有效率70%;C组总有效率60.71%。三组治疗前及1疗程结束后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疗程结束后,A组与B、C组的VAS评分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三棱针挑刺筋结点放血治疗背肌筋膜炎安全有效,且长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26名中老年健康志愿者血浆氧化酶活性(POA),初步建立了长沙地区PO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此法精度度好(CV=3.9%,)操作简便,费用低廉,适用于一般实验室。本文就方法学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辛醚-硫酸铵沉淀法以及辛酸-硫酸按沉淀法加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小鼠腹水中提取纯化抗富含组氨酸糖蛋白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简便,快速,其单克隆抗体产量和纯度均高,适合大多数实验室采用。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外伤或脑出血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有部分会出现继发性脑积水,且大多数为交通性脑积水,如不及时处理,患者往往表现出痴呆、意识障碍加重或迁延性昏迷等症状,并相继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脑室腹腔分流术是解决脑积水最常用、操作简单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肺结核患者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 I~II级,年龄18~60岁择期行开胸手术肺结核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各30例。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E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行胸段硬膜外穿刺并留置硬膜外导管。3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维持麻醉,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T0)、诱导插管前(T1)、切皮前(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后(T4)及术后2 h (T5)的MAP及HR;记录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及多巴胺使用例数;记录患者术后2、6、12、24、48、72 h安静状态下和咳嗽时VAS评分及镇痛泵的按压次数。结果P组患者MAP在T3、T4时间点较G组患者有下降(P<0.05),HR在T3、T4、T5时间点较G组患者有下降(P<0.05);E组患者MAP、HR在T1、T2、T3、T4、T5时间点较G组、P组患者均有下降(P<0.05);P组及E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较G组患者少(P<0.05);E组患者多巴胺使用例数多于G组、P组患者(P<0.05),而P组患者多巴胺使用例数多于G组患者(P<0.05);在安静和咳嗽状态下,P组患者在术后2、6、12 h评分低于G组患者(P<0.05),E组患者在术后2、6 h评分低于G组患者(P<0.05);P组、E组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G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操作成功率高,镇痛效果确切,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可减少肺结核患者开胸手术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增强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开胸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