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及社会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临床单位对血液的需求激增,各地采供血单位都在如何开源节流方面想尽办法,惠州市的采血量从2011年18.91吨到2013年23.34吨,连续3年呈约15%的快速增长,2014年与2013年基本持平,对采血工作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同时,由于采血增长速度过快,在工作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招募过程会存在一定的不足,有相当的改进空间。下面就本站2011~2014年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缺乳产妇自护能力及催乳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6月我院收治的缺乳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中医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自护能力、催乳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产妇催乳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中医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缺乳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其自护能力,改善乳房泌乳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式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应激反应和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陪伴式护理。比较两组的生理应激反应指标、心理应激反应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血压不平稳率、心率不平稳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陪伴式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分娩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程度,有利于妊娠结局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产前检查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控制及改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研究组进行系统产前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BP、DBP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研究组患者分娩方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产前检查对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洗涤法和过滤法滤除白细胞后对悬浮红细胞多项指标的影响。选取惠州市中心血站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临床使用的悬浮红细胞(规格1.5单位)共600袋,悬浮红细胞滤白前留取标本,采用洗涤法、过滤法滤除白细胞后的标本,观察对比两种滤除方法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RBC畸变率、游离Hb、红细胞比容(HCT)、Hb、RBC溶血率和P50的指标变化。除过滤法滤白后红细胞畸形率升高(P<0.01),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其余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洗涤法和过滤法对血液进行滤白,虽然过滤法会提升红细胞的畸形率,但是不会对血液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过滤法和洗涤法均为临床输血中较为有效的滤白方法。  相似文献   
6.
探究滤除白细胞对保存期内红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 选取惠州市中心血站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采集的84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健康献血者的血液制成红细胞悬液,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将42例血液标本采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红细胞悬液中的白细胞作为观察组,另42例血液标本未滤除红细胞悬液中的白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健康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红细胞功能形态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切变率的变化情况。WBC随着保存期的延长而降低。而红细胞计数(RBC)以及红细胞压积(HCT)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保存期21 d时低切(1/s、5/s)、中切(30/s)以及高切(200/s)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无差异(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低切、中切和高切变率下的血液黏度增加。白细胞滤除可减少白细胞崩解产物对红细胞的影响,维持红细胞的形态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液保存期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自动化、微量、准确和快速的为温自身抗体患者筛选血源的方法.方法 利用微板法中灵敏度最高的梯形板和自动加样器,将含温自身抗体患者的红细胞抗原阴性相对的抗体混合;在528个献血者标本中,筛选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使用手工试管法进行平行实验;记录并对比上述2种方法筛选总过程使用的时间,筛选出的供者标本数.结果 梯形板法、传统试管法均可筛选出相同血型抗原阴性供者,梯形微孔板筛选所需要的总时间为3h,大大低于试管法的26 h,试剂也为试管法的1/20.结论 梯形板和自动加样器的联合应用为温自身抗体患者筛选合适血源,具有快速、准确和节省试剂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置管对早产儿生理性体重变化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设计了早产儿体重变化临床观察记录表,观察最低体重日龄、最低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日龄等;根据是否有中心静脉置管及置管早产儿是否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因素,将早产儿分为外周组、中心组和感染组,对以上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中心组、感染组、外周组的体重上升天数分别为(9.8±6.8)、(9.0±4.6)、(13.4±5.0),中心组和感染组均较外周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组、感染组、外周组的体重恢复速度分别为(28,4-29)、(18±9)、(17±7)g/天,中心组体重恢复速度较外周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中心静脉置管能有效促进早产儿的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脂肪血与腰围、体重指数的关联,探索减少脂肪血采集的方法。方法 召回献血者249人,其中不同程度的脂肪血献血者161人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非脂肪血的献血者88人作为对照组。测量献血者身高、腰围、餐后血脂的浓度,让献血者填写问卷。结果 男性,有吸烟、喝酒习惯及药物史的献血者更倾向于出现脂肪血; 观察组中,献血者的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大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BMI、腰围与餐后TG呈正相关(r=0.471,P<0.05; r=0.273,P<0.05); 经ROC曲线分析,BMI预测脂肪血的最佳截点为25.92,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709~0.830,P<0.05),WC在预测脂肪血的最佳截点为91.50cm,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756~0.867,P<0.05)。结论 BMI,WC在无偿献血初筛中的应用能减少脂肪血的采集。  相似文献   
10.
自1900年人类发现ABO血型以来,ABO血型就与临床输血治疗密不可分,输血中一旦出现血型错误,将会危急病人的生命,因此,作为血站和医院从事输血专业的工作人员,要求在给献血者和病人进行血型鉴定时,必须做正反两次定型,以确保血型的准确性和交叉配血的相容性.自1998年以来,本站在对献血者做ABO 正反定型时,发现8例弱B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