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肝衰竭合并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Th1/Th2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谱水平变化及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肝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60例,其中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选取同期肝衰竭无感染患者30例为无感染组。对各组患者检测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G-菌组、G+菌组的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无感染组(P<0.05),G-菌组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G+菌组(P<0.05);与无感染组比较,G-菌、G+菌组IL-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G-菌组、G+菌组无显著差异(P>0.05);G-菌组的IFN-γ水平高于无感染组,但G+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护理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和满意度,其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初步探讨HIV抗体不确定人群的带型特征以及核酸定量检测结果与阳转结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南昌市第九医院初次检测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的142份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蛋白印迹试验(WB)实验以及核酸定量检测方法对上述HIV抗体不确定标本进行检测,以随访结果为判断标准,比较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结果和抗体转归的相关性。结果 142例随访者中,有85例出现血清学阳转,占比59.86%(85/142)。阳转者免疫带型gp160出现比率为97.64%(83/85),p24出现比率为49.41%(42/85);未阳转样本gp160出现比率为2.36%(2/85),p24出现比率为50.59%(43/85)。初次检测抗体不确定检测样本中gp160条带出现率在阳转者和未阳转者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9.41,P<0.01);而二者p24条带出现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05,P>0.05)。核酸检测试验结果显示83例抗体不确定样本呈核酸阳性,核酸阳性与抗体阳转的符合率为97.64%(83/85)。结论 HIV抗体不确定样本中出现gp160带型者随访转归为阳性的可能较大;核酸检测试验可为抗体不确定样本提供进一步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