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CT灌注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方法对15例临床诊断TIA的病人行CT灌注成像,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到达峰值时间、血流量和血容量,对这些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IA患者中有8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迟和/或血流量下降;另外7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15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12.01±3.53)s和(10.31±2.68)s,经配对t检验:t=3.68,P<0.01,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侧平均血容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脑灌注成像能够为TIA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流动力学信息,显示灌注异常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穿琥宁与青霉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5月~2005年3月门急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0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穿琥宁治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治疗,治疗3~5天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8.32%,治疗组显效率84.6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穿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优于青霉素,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两种短程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的疗效、费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要求的 5 4例病人分成两组 ,A组 2 7例给胶体果胶铋 2 0 0mg、甲硝唑 4 0 0mg、四环素 5 0 0mg ,B组 2 7例给洛赛克 2 0mg、克拉霉素 2 5 0mg ,两组疗程均为 7天。服药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 ,停药 4周后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Hp ,并进行药品成本 -效果分析。结果 Hp根除率分别是 88.9%和 85 .2 % (P>0 .0 5 ) ;治疗费用分别是 134.96元和 4 13.5 6元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 2 5 .9%和 18.5 % (P >0 .0 5 ) 。结论 两种短程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近 ,但铋剂 +甲硝唑 +四环素根除Hp疗法治疗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对重型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仅用常规肠内营养混悬液.检测入院时和治疗后第15 d的IgA、IgG、CD4、CD8及CD4/CD8比值,同时监测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氮平衡(NB)等营养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IgA、IgG、CD4、CD8及CD4/CD8比值、ALB和T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第15 d实验组IgA、IgG、CD4、CD8及CD4/CD8比值、ALB和T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重症脑梗死患者的免疫功能、蛋白质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吡喹酮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喹酮组。模型组、吡喹酮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吡喹酮组于感染8周后灌胃吡喹酮治疗2次。16周末测小鼠血清中ALT、AST;观察小鼠肝脏形态,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病理组织变化,测定虫卵肉芽肿面积;免疫组化测定肝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结果吡喹酮治疗可降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改善肝组织形态结构,降低肝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及虫卵肉芽肿面积。结论吡喹酮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优化荷叶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酸提碱沉提取结合有机溶剂萃取纯化的方法从荷叶中提取生物碱。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等条件对荷叶生物碱提取的影响,优化工艺提取条件。结果荷叶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温度90℃,pH值2.5,提取时间2h,固液比1∶15。采用此条件提取的荷叶生物碱纯度为73.4%。提取温度、pH值对提取率影响显著。结论该荷叶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工艺简单,成本低,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背景:以往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的常用诱导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建立高质量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目的:拟利用复合高脂饮食和低浓度四氯化碳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取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高脂模型+四氯化碳组。观察饲养第2,4,6和8周末肝脏形态和病理变化,测定第8周末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以及肝脏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结果与结论:复合高脂饮食+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的方式造模,第2周末开始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第4周末出现少量脂滴,第6周末出现脂肪病变,第8周末在脂肪病变的基础上,部分小鼠出现了肝纤维化,8周末小鼠肝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肝脏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明显升高(P<0.05或P<0.01)。通过8周复合高脂饮食和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成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荷叶生物碱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的影响.方法 以复方高脂饮食结合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造模第14d,将36只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易善复150 mg/kg),荷叶生物碱治疗组(100 mg/kg).另随机选取12只同周龄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荷叶生物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脂肪变性及肝脏TC、TG含量的影响.结果 荷叶生物碱治疗42d后,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改善(P<0.05),肝脏TC、TG含量降低(P<0.05).结论 荷叶生物碱具有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肝脏TC、T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中MT蛋白与P53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rcinoma,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NSCLC组织73例(鳞癌41例,腺癌32例)及正常肺支气管黏膜组织15例的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MT及p53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T蛋白和p53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8%(40/73)、65.8%(48/73),均明显高于在正常肺支气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0%(3/15)、33.3%(5/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和腺癌中M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23/41)和53.1%(17/3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28/41)和62.5%(20/32),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T蛋白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与NSCLC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蛋白阳性表达与p53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MT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的一种生物学标志,且与p53蛋白存在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对判断NSCLC恶性程度、淋巴转移趋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喹酮组,吡喹酮+二氢杨梅素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肝纤维化模型,药物治疗组于感染8周后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血,测血清中ALT、AST;取小鼠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观察小鼠肝脏形态;另取固定部位肝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测定肝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结果:吡喹酮联合二氢杨梅素治疗较单纯吡喹酮治疗可降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P〈0.05),改善肝组织形态结构,降低肝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P〈0.01)及肝纤维化病理评分(P〈0.05)。结论:二氢杨梅素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