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手段 ,但其术后再狭窄的问题则日益突出。冠脉内支架的机械支撑作用可防止内膜撕裂、动脉夹层和即刻弹性收缩所致的急性冠脉再狭窄或闭塞 ,对防止或减少PTCA术后的再狭窄具有明显的效果 ,术后的护理亦显得十分重要。我院自 2 0 0 2年 5月—2 0 0 2年 1 0月共完成 2 8例 ,效果良好 ,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2 8例患者中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2 9岁 ,最大 72岁。其中冠心病并糖尿病 5例、心绞痛 1 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8例、AMI4例。术前均因心…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介入治疗126例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祥萍  王开英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5):1442-1443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对1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缓慢性窦房结功能紊乱的发生率。临床意义及转归。方法:对26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状况及心电图进行连续观察分析。结果:发生缓慢性窦房结功能紊乱者共50例。其中窦性心动过缓36例(13.85%,36/260),窦房阻滞8例(3.08%,8/260)。窦性静止6例(2.31%,6/260)。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缓慢性窦房结功能紊乱发生率较高,且多标志病情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3年5月收治的66例小儿肠套叠患儿,采用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结果66例患儿中62例复位成功,成功率93.94%。结论 与X线监视下空气、钡灌肠相比,具有:患儿避免了X线的损害,复位过程影像清晰,复位标准明确,复位成功率高,技术简易,易于掌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自2004-09~2006-09应用PICC管进行PN支持治疗31例,现将相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2~74岁。其中胃癌8例,直肠癌3例,下咽癌3例,喉癌2例,短肠综合征1例,不全性肠梗阻4例,结肠癌3例,各种原因所致肠瘘7例。除外凝血机制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乳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7年10月乳腺癌的保乳治疗与切除乳房治疗作对照研究。结果:自2002年10月~2007年10月共完成保乳手术18例,复发1例(5.56%),暂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切除乳房手术163例,复发5例(3.07%),远处转移3例(1.84%);死亡1例(0.61%)。两组手术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与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乳治疗乳房美容效果评估优、良者术后6个月占83.3%,术后1年占88.9%,术后2年占83.3%。结论:保乳治疗对早期乳腺癌的生存率、复发率无负面影响,比切除乳房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吡柔比星(THP)是新一代半合成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谱广。为观察吡柔比星与其他抗肿瘤药联合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我院乳腺科将1999年8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CTF方案和CAF方案组,每组各30例,分别应用CTF与CAF方案,进行临床疗效和副作用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使用吡喃阿霉素(THP)+多西他赛方案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NACT),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肿瘤缩小、降低病期及提高保乳手术率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均进行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持续1h静脉滴注;THP40mg/m2,第2天静脉滴注。每3~4周为1个周期,共进行2~4个周期的治疗。每2个周期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1例中有8例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19例获得临床部分缓解(cPR),4例疾病稳定(SD),有效率为87%(27/31);31例不具备保乳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有3例(10%)经NACT后肿瘤缩小,病期降低后实施了保乳手术治疗。结论: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使用吡喃阿霉素(THP)+多西他赛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良好的肿瘤缩小效果,并可降低临床分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婴幼儿肠套叠2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9年9月本院收治的216例肠套叠婴幼儿,采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结果:216例患儿中206例复位成功,10例手术,成功率为95.4%。结论: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是一种简单,安全,实用的方法,值得在各医院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