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下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制作兔左下肢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rhG-CSF治疗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动脉造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CD34 细胞的含量、缺血下肢侧枝血管计数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治疗后3 d实验组CD34 含量(%)为(0.7150±0.0873)明显高于对照组(0.3983±0.0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第15、30天时侧枝血管计数(6.33±0.82、9.17±0.75)均高于对照组(3.33±0.52、4.17±0.75)(P<0.01);第40天实验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8.5/HP,明显高于对照组4.2/HP(P<0.01)。结论rhG-CSF可以增加兔缺血下肢的毛细血管数量,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26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5年7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6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病人的病例资料,26例均急诊行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并配合药物治疗。结果无死亡病例,26条肢体均获保存,术后肢体变暖,24例病人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恢复。2例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未恢复。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是保存缺血肢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C肽水平变化早期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的价值.方法 500例2型糖尿病予以震动觉、痛觉、温度觉、触压觉、踝反射检测,根据周围感觉神经检测结果分为四组:正常组(159例)、轻度异常组(120例)、中度异常组(121例)、重度异常组(100例).同时测定其空腹和餐后2h血浆C肽,并与周围感觉神经变化进行分析.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找出诊断糖尿病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的最佳临界点.结果 四组空腹血浆C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2,P> 0.05).餐后2h血浆C肽从正常组到轻度异常组再到中度异常组逐渐增高[(1.110±0.526)、(1.324±0.490)、(1.573±0.716) μg/L],而到重度异常组[(0.910±0.465)μg/L]明显下降且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餐后2h血浆C肽为1.173 μg/L时,得到最大约登指数0.366.结论 糖尿病并发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的早期可能与空腹C肽水平变化关系不大,而与餐后2h血浆C肽水平变化有关.动态观察餐后2h血浆C肽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感觉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5.
李润生 《河北医学》2008,14(4):479-482
男性乳腺癌较少见,其发病情况、临床特点与女性乳腺癌不甚相同,一般早期发现率较女性低,而误诊率较女性高,这可能与男性患者缺乏警惕或医患双方未予应有重视有关,且发现时临床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一般较差。现对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发病机制自400年前A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患者使用吡格列酮治疗对血清C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IR患者7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天加服15 mg 吡格列酮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结果治疗组CRP治疗后明显下降(P< 0.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在改善IR的同时,也使CRP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肺炎性假瘤及球形肺结核细胞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炎性假瘤及球形肺结核是否存在细胞增殖异常。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9例患者(其中5例肺炎性假瘤、4例球形肺结核病)痰液细胞DNA含量进行分析,并与痰细胞学检查、手术及经皮肺活检组织P53、PCNA、Ki67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作比较。结果以最后病理诊断为标准,肺炎性假瘤及球形肺结核患者异倍体检出率分别为40%(2/5)与50%(2/4),其相应的病变组织切片PCNA、Ki67免疫组化染色也阳性,但P53免疫组化染色阴性。结论部分炎性假瘤及结核球存在细胞增殖异常。痰细胞DNA含量分析是发现增殖异常的有效辅助方法,可能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NDRG3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及抗药性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DRG3在人体前列腺细胞中的表达及外生性NDRG3对前列腺癌细胞的致癌潜能。方法:将NDRG3表达质粒稳定转染人类PC3前列腺癌细胞株,用一个NDRG3稳定表达亚克隆与做为对照的亲代和空质粒转染的PC3细胞,通过RT-PCR技术检测NDRG3基因在不同PC3人体前列腺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DRG3蛋白在2种前列腺癌细胞(PC3和DU145)和一种永生化前列腺间质细胞(WPMY-1)中都有表达,外源性的NDRG3能够显著地促进PC3细胞的增长率;NDRG3表达抑制美伐他汀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NDRG3具有肿瘤促进功能并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患者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润生 《临床荟萃》1996,11(3):115-115
内皮素(ET)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在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等病中均升高。本文就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内皮素-1变化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收集 急性脑梗塞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65±7岁,均为CT确诊。入院后治疗20%甘露醇125ml静滴,每日3次,3天~5天,同时静滴血栓通10ml、胞二磷胆碱0.75~1.0g每日1次,10正~14天以后口服脉栓通,力抗栓等扩血管、抗凝药物。 1.2 对照组 13例健康人,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62±9岁,经体检排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1.3 标本收集及测定 发病2~3天及第2周各抽1次清晨空腹血,用放免法测定ET—1。药盒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免疫技术公司提供。 1.4 统计方法 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两组均数比较t检验,患者自身前后比较为配对比较t检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erilipin基因差异表达与雄激素缺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D-半乳糖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亚急性衰老雄激素缺乏动物模型,检测血清总睾酮(T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判断造模成功,采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睾丸间质细胞(Leydig),原代培养72h后提取大鼠Leydig细胞总RNA,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最后半定量RT-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TT浓度、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芯片结果显示,脂类代谢途径与雄激素缺乏最为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Perilipin,Fabp4,Mgll;半定量RT-PCR结果发现,Perilipin基因及其两个亚型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在RNA水平Perilipin基因表达与雄激素缺乏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