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自由基生物学角度评价鸡肉质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外观健康和非健康的活鸡各20只分成两组,宰后测其肝、腿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发现两组中上述指标值差异显著(P<0.050 ;同时对两组实验鸡胴体在宰后4小时做了感官鉴别,也判断出其品质存在差异。提示体内SOD活性和MDA水平可以反映鸡肉质量,比感官鉴别更具敏感性,同时也可以反映宰前鸡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报告湿热应激对小鼠不同组织中SOD活性及肛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小鼠在35~41℃不同温度点应激1小时.或在39℃下应激不同时间,红细胞中SOD活性随应激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肛温则反之;在39℃下应激1小时后,肝、心、肾、肺及股四头肌中SOD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恢复趋势.提示湿热应激可引起机体自由基生成增多,结合肛温的变化,对研究湿热应激对机体的损伤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时期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促进模式。方法:结合我军实际情况,讨论卫生行政部门、医务人员、离退休干部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以此作为建立健康促进模式的基础。结果: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促进模式应包括:(1)完善的健康促进计划;(2)培训医务人员,调整医务工作方向;(3)调动个体参与健康促进的积极性。结论:充分利用我军的管理优势,按照健康促进模式的构想,最终使老干部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独生子女新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水平,为开展心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929名独生新兵和3 686名非独生新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独生新兵SCL-90总分、阳性均分及4个因子分显著性高于非独生新兵(P<0.05或P<0.01);独生新兵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均显著性高于非独生新兵(P<0.05或P<0.01),且前者家庭外支持及总社会支持评分前者显著性低于后者(P<0.01);独生和非独生新兵各应对方式类型人数所占比例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P<0.01).结论入伍初期独生新兵心理应激较非独生新兵强烈,这与其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和获取较少家庭外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及与训练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驻疆某部高原驻训返回平原1周后140名士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士兵训练倦怠问卷方式进行测评,分有、无高原脱适应症状两组,比较两组训练倦怠间的差异性,同时分析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的相关性。结果①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为80.00%,与高原维稳部队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状发生率78.36%(χ2=0.188,P=0.664)、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75.10%(χ2=1.279, P=0.258)均无显著性差异。疲倦(12.86%)、头晕(11.43%)、乏力(10.00%)位居高原脱适应症状前3位。②有高原脱适应症状士兵训练倦怠总分及身心耗竭、训练疏离得分显著高于无高原脱适应症状士兵( P<0.01)。体质量超重士兵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士兵(P<0.05)。③进入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的回归方程(P<0.01)为:训练倦怠=0.498×高原脱适应症-0.126×年龄+0.038×军龄+0.069×文化程度+0.029×体质指数。结论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减少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有助于降低训练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某部2013年度新兵睡眠质量与心理应激的关系及睡眠质量影响因素,为完善新兵心理服务工作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PSET)和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671名男性新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受测新兵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1.8%,PSQI各项因子检出率居高的前3位依次是日间功能障碍(24.7%)、入睡时间(23.6%)和主观睡眠质量(19.8%)。受测新兵PSET测评T分为50.03±10.04,其中283人PSET测评T分≥70,占总数的10.6%。2356名睡眠质量好的新兵中心理应激异常发生率为1.9%,315名睡眠质量差的新兵中心理应激异常发生率为75.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新兵睡眠质量总分呈显著相关的因素有心理应激评分、气候适应、饮食适应、管理适应、想家和训练伤痛(P〈0.01),其中与心理应激评分的相关系数较高(r=0.477)。结论心理应激是新兵睡眠质量下降的主要诱因,提高新兵心理承受力和适应能力是新兵心理服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军人个性特征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为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33名男性军人进行心理测评。结果(1)受测军人EPQE维度分显著性低于军人常模,EPQL维度分显著性高于军人常模,EPQP、EPQN两维度分与军人常模无显著性差异;受测军人中个性内向、倾向内向及情绪倾向不稳定者比例显著性高于军人常模,而个性外向、倾向外向、中间及情绪稳定者比例显著性低于军人常模。(2)不同气质类型军人SAS、SDS评分组间差异明显,得分高低次序为抑郁质、胆汁质、中间类型、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军人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比例最高(37.8%和57.0%),而多血质军人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比例最低(11.2%和24.0%),其它气质类型军人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居于两者中间。结论新时期军人个性有其特征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与个性特征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亚健康的研究现状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提出人体存在着一种既非健康亦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并不能作为确诊某种疾病的绝对依据.但可以预示各种严重病变的潜在危险.因此对于亚健康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珍心理应激的发生规律及教育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兵从地方到部队 ,是人生经历的一次重大转折。大多数人由于从未接触过军营 ,需要面对角色转换、人际适应、军事技术掌握、正确人生观建立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一些新兵在部队各级领导的教育和引导下 ,对周围的情况能较快地熟悉和适应 ,在心理上不会造成大的波动和不良反应。但有些新兵受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入伍动机、当兵愿望、家庭环境、军事训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从对军营的向往和憧憬 ,变为对军事管理的畏惧和逃避 ,诱发孤独感、失落感、自卑感、恐惧感等悲观消极情绪 ,严重的还会出现诸如焦虑、忧郁、强迫、过分敏感等现象。因此…  相似文献   
10.
海训应激对某部陆军士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海上训练应激对陆军士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SCL-90量表对参加海训的陆军士兵进行心理测试分析.结果陆军士兵参加海训1个月时,其诸多因子分显著高于海训前得分.海训过程中北方籍士兵的忧郁(1.93±0.55)、焦虑(1.92±0.62)和恐怖(1.63±0.63)因子分显著高于南方籍士兵同因子分(1.77±0.71、1.70±0.63、1.51±0.60);独生子女士兵忧郁(1.97±0.61)、焦虑(1.94±0.58)和偏执(1.60±0.58)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士兵同因子分(1.76±0.62、1.70±0.65、1.49±0.52);一年兵躯体化(2.08±0.68)、焦虑(1.87±0.66)、恐怖(1.62±0.53)因子分显著高于二年兵的同因子分(1.96±0.59、1.75±0.61、1.53±0.47);步兵、装甲兵躯体化、恐怖、忧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炮兵.结论高强度海训应激可使军人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北方籍士兵、独生子女士兵、一年兵及步兵和装甲兵对海训应激的心理反应较大.应针对不同士兵对海训应激的心理反应特点,做好心理教育和心理调节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